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液环泵壳体型线进行优化分析,提出了基于直接自由曲面变形(DFFD)方法的液环泵壳体型线的响应面优化方法.采用DFFD方法对液环泵壳体型线进行精确的参数化控制,在控制变量空间进行了试验设计,采用VOF模型对液环泵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对液环泵壳体型线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建立了液环泵壳体型线与其进口真空度及效率之间的响应关系,实现了对液环泵进口真空度及效率的优化.算例优化结果表明:壳体型线对液环泵水力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可实现泵效率及进口真空度的提高;具有较大吸气区面积扩散比的壳体型线所对应的液环泵具有较高的进口真空度,而泵的效率随该面积比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在试验设计变量空间,泵的效率随其进口真空度的增大近似呈线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究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短须裂腹鱼幼鱼的鱼体组分、消化酶活性及RNA/DNA的变化规律,为其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以短须裂腹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恒温干燥失重法测定水分,马弗炉灼烧法测定粗灰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矿质元素,分光光度法测定消化酶活性和DNA、RNA含量。饥饿后,幼鱼粗脂肪含量在饥饿5天时降至最低值5.01%,粗蛋白含量在饥饿2天时降至最低值13.61%;水分和灰分上升,鱼体的Ca和P含量上升;鱼体K、Na、Mg及Fe含量均先上升再下降,且在饥饿9天时上升至最大值;幼鱼肝胰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趋势;淀粉酶活性下降,肌肉中的DNA含量上升,RNA含量下降,RNA/DNA下降。恢复投喂后,S15、S25组Fe含量低于对照组水平,各组淀粉酶活性均恢复至正常水平,S15和S25组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S15、S25组RNA含量及RNA/DNA极显著下降(P<0.01)。在饥饿9天时,短须裂腹鱼幼鱼的生化指标未受显著影响,恢复投喂后的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建议在其养殖中饥饿时间不超过9天。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游武汉江段铜鱼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长江中游武汉江段铜鱼种群的年龄和生长特征,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武汉江段逐月收集了 435尾铜鱼样本的基础生态学数据、年龄鉴定材料,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年龄鉴定.结果显示,样本体长分布范围为152.1~325.2 mm,平均体长(233.2±73.4)mm;体质量分布范围为33.1~429.8,平均体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