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4篇
  201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拙政园原始而巧妙的造园风格,探究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核心精神,总结了如何传承这一核心精神的方法,以期将传统造园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提升中国传统园林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E Na(Dal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Dali,Yunnan 671000)  相似文献   
3.
大麦2H染色体长臂上的Isa-H基因控制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合成,减轻高α-淀粉酶活性对小麦穗发芽的不利影响。为了检测小大麦杂交后代中有无大麦Isa-H基因导入,利用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技术相结合对所创制的2H小大麦异附加系WBA9812和易位系WBT371进行了鉴定,以完整麦穗吸水保湿发芽法测定穗发芽的抗性,结合农艺性状观测,选育出具有抗穗发芽等优异特性的小大麦新种质。分析结果表明:WBT371是2D/2H易位系,抗小麦穗发芽。WBT371为进一步培育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种创造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国审小麦新品种小偃22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审小麦新品种小偃22是常规育种和远缘杂交有机结合而育成的,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导入长穗偃麦草的优质、抗病、抗逆多个优异基因,实现了种属间优异性状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解决了高产与稳产、高产与优质之间的矛盾,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几个主要目标性状结合起来,具有多穗多粒、结实性突出、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产量三因素在较高水平上达到协调。小偃22从2000年以来长期是陕西省主栽品种,是陕西省第六次更新换代的骨干品种。笔者对小偃22来源、特征特性、创新点,应用情况,优质高产栽培规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并对更新换代大品种的特点和培育和产业化推广经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大小麦杂交研究工作的现状、内容及进展情况,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大小麦杂交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6.
小偃系列小麦品种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生产中正在种植的7个小偃小麦新品种顶三叶功能期、灌浆速度、籽秆比、产量结构等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偃107叶功能好,叶面积系数最高。小偃6号灌浆速度最快,籽粒饱满。小偃22籽杆比最大,产量最高。产量与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杆比、叶面积系数皆呈正相关,株高与籽杆比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普通小麦与大麦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普通小麦与大麦杂交,所获杂种经与普通小麦回交,克服了杂种自产不孕,从回后代选出了具有大麦某些特性或超亲性状的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异系等小麦新类型或新品系。以其中的新类型作桥梁亲本与普通小麦杂交,亦培育成功了一些小麦新品系。育成的这上麦新品系分别具有早熟,抗旱,结实性好等特性。  相似文献   
8.
国审小麦新品种小偃22是常规育种和远缘杂交有机结合而育成的,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导入长穗偃麦草的优质、抗病、抗逆多个优异基因,实现了种属间优异性状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解决了高产与稳产、高产与优质之间的矛盾,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几个主要目标性状结合起来,具有多穗多粒、结实性突出、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产量三因素在较高水平上达到协调。小偃22从2000年以来长期是陕西省主栽品种,是陕西省第六次更新换代的骨干品种。笔者对小偃22来源、特征特性、创新点,应用情况,优质高产栽培规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并对更新换代大品种的特点和培育和产业化推广经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常规育种方法为主,把小麦远缘杂交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利用两个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后代材料87135和88111经有性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小偃166,具有优质强筋,抗病性突出、综合性状好、丰产性好等突出优点,其籽粒粗蛋白(干基)为16.4%,稳定时间37.1min,高抗到免疫条锈病。本文对小偃166亲本选配、选育过程及选育经验、主要特征特性、优质丰产技术、产业化推广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芽变选种是选育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利用芽变选种这一重要手段,选择相同品种个体间和同株果树不同枝芽间,在果实的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以及抗逆性等方面的有益变异,来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