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不同柠檬品种间果皮挥发性物质差异,利用GC-MS技术对同一地相同管理的5个柠檬品种的果皮进行检测,将原始数据上传至XCMS平台进行处理后,利用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通过R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5个柠檬品种的果皮中共检出95种挥发性物质,不同品种的化合物种类不同,共筛...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贵州柑桔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遗传多样性,分析了54份病原菌株系在两个原噬菌体位点上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地理来源病原菌株系在两位点上扩增情况不同,扩增条带之间序列亦存在碱基的变异及序列的插入/缺失;不同海拔区域原噬菌体类型及组合的情况不同;结合同源性分析,得出贵州南部‘Ca. L. asiaticus’ 菌群存在2种或多种原噬菌体类型的可能,田间存在不同菌系混合侵染,来源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柠檬品种间挥发性物质差异,分析其品质差别,本研究利用GC-MS技术对5个柠檬品种的果皮进行检测,将原始数据上传至XCMS平台进行处理。利用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通过R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差异代谢物VIP值分析筛选到差异性化合物。结果显示5个柠檬品种共检出103种香气物质,聚类分析显示,阿特摩柠檬和木里柠檬聚为一类,乔化无刺柠檬、阿联粗柠檬和黄花尤里克柠檬聚为一类。差异代谢物分析筛选到15种差异化合物,其中黄花尤力克柠檬萜烯类物质高表达。本研究中同一生长环境下不同柠檬品种间果皮的挥发性物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阿联粗柠檬和黄花尤里克柠檬之间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GC-MS对3个柠檬品种和2个贵州地方特色宽皮柑橘(牛肉红朱橘和朱红橘)果肉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共检测到蔗糖、果糖、葡萄糖、木糖等10种可溶性糖,以及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草酸等10种有机酸。柠檬、牛肉红朱橘、朱红橘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分类似,差异主要在含量上。可溶性糖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中主要可溶性糖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3种主要的可溶性糖在牛肉红朱橘和朱红橘中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柠檬,分别是柠檬的4.51倍、2.18倍和1.68倍。有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柠檬有机酸含量远高于牛肉红朱橘和朱红橘,3个柠檬柠檬酸和奎宁酸的平均含量分别是2个宽皮柑橘的12.18倍和10.05倍。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反映了柑橘品种的种质特征,且与果实风味和口感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甘肃引黄灌区北部天然荒漠植被群落的演替与发展趋势,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植被生长立地类型,分别选择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上的典型荒漠植被群落,研究了不同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值,并分别对采用Raunkiaer生活型系统和《中国植被》生活型系统划分的不同生活型植被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值比较,结果表明:各种群在不同立地类型上的生态位宽度值存在差异,不同立地类型各种群生态位宽度值的平均值大小表现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不同生活型种群在不同立地类型上的生态位宽度值也存在差异,地面芽植物、灌木与小灌木在三种立地环境下的差异性最为明显;不同生活型植被的生态位总宽度值的大小为地上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地面芽植物高位芽植物,半灌木与小灌木一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灌木。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通过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得到稳定和恢复,人与自然、环境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趋于良性和协调,自然保护对象得到拯救和恢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但是由于甘肃自然环境条件十分严酷,生态系统非常脆弱,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当前保护区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改善重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的新一代基因定点编辑技术,如何提高g RNA的编辑效率是该技术的关键点也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番茄miR167a前体序列进行基因编辑,根据番茄miR167a前体序列在线设计候选g RNA,同时结合体外编辑检测的方法筛选出能够在体外成功编辑的g RNA-G1,把其连接到含有荧光标记的pP1C.1C表达载体,转化番茄子叶,产生愈伤组织数116个,得到5个含有表达载体的材料,经测序发现,其中3个材料发生了编辑。结果表明,通过体外检测和在线软件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来快速检测g RNA的编辑效率,能筛选出最优的g RNA用于载体的构建,与未采用体外编辑检测来设计g RNA的方法相比,显著提高了CRISPR/Cas9的编辑效率。本研究通过优化g RNA,创新了一种高效利用CRISPR/Cas9进行基因编辑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6—2014 年民勤荒漠植物4 个样区36 个样方调查数据,对该区沙蒿、梭梭、麻黄和白刺4种典型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相对单一且数量较少,植物都是以较低的芽位适应生境条件;灌木层物种的变化不大,草本层物种有所增加;多样性指数沙蒿群落、梭梭群落和白刺群落的略有增加,而麻黄群落略有减小;该区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主要由于草本层的物种变化引起。了解和掌握民勤荒漠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对于推动干旱荒漠区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风能资源丰富,发展风电产业得天独厚。为探究风电场对荒漠植被的影响,本文以民勤风电场为对象,通过野外植被调查和自动气象站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风电场对植被覆盖状况、物种成分、物种结构无影响;对植被建群种合头草株冠生长、泡泡刺高生长具有促进效应,对红砂、绵刺、珍珠猪毛菜3个建群种的生长无影响或影响轻微;对灌木生物量积累具有局域性促进效应;03:00—06:00晨前时段对近地表空气具有增温效应。总之,干旱荒漠区风电场不影响植被覆盖状况、物种成分、物种结构,对植被建群种生长影响总体不大,可局域性促进灌木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10.
学植物的赵鸣,大学毕业后成了郑州一家生物制品公司的白领,这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大男人在一次偶遇中改变了人生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