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3年来在福建省福鼎县进行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用全光照育苗,并结合采用化学除草技术,可改变传统的柳杉育苗技术,并在1年内提供优质壮苗,且省工省时,降低育苗成本,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闽东地区黄栀子的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栀子是常用的中药材,其提取的栀子黄色素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天然食品添加剂,经济价值高,是闽东地区山地开发的优良树种之一.通过对闽东地区黄栀子的物候、生物生态学特性、育苗、造林、抚育、采果期等方面的系列研究,掌握了黄栀子的栽培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一套可供闽东地区应用的黄栀子人工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
柳杉全光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年来在福建省福鼎县进行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用全光照唷 苗,并结合采用化学除草技术,可改变传统的柳杉育苗技术,并在1年内提供优质壮苗,且省工省时,降低育苗成本,具有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栀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闽东地区黄栀子野生、人工栽培资源全面观测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立地条件下黄栀子生长及结果比较、最佳栽植密度的确定、黄栀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研究、施肥量与施肥方法与生长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黄栀子种在Ⅱ类地,初植密度为2 m×2 m,基本合适。Ⅲ、Ⅳ类地的初植密度可适当调整为1.7 m×1.7 m、1.6 m×1.6 m。2黄栀子优良品种选育目前应侧重从本省或周边省(区)优良种源区筛选为妥,远缘引种有一定风险。3课题组利用筛选出的分关1号和茗洋4号、5号、7号共4个黄栀子优良无性系,在贯岭镇茗洋村、贯岭村分别建立了黄栀子优良无性采穗圃。今后闽东地区的黄栀子产业化基地建设,应以主推的分关1号为主。4黄栀子的最佳施肥方案为:4月上旬每株施尿素50 g;7月下旬每株施复合肥25 g+尿素25 g;9月上旬进行根外施肥;11月中旬,每株追施复合肥150 g,每年施肥量按20%~30%递增。  相似文献   
5.
‘分关1号’(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Fenguan1’)是从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优良变异材料中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具有产量高、适应强、抗干旱、耐瘠薄等优良特性,其果实中栀子苷等活性成分含量高,已在福建省福鼎市的高山荒山劣质地大面积种植。这些优良特性是否与其发生核苷酸序列变异,而与本属其他植物在遗传存在差异有关,尚未明确。本研究收集‘分关1号’、狭叶栀子(Gardenia stenophylla)、海南栀子(Gardenia hainanensis)、大黄栀子(Gardenia sootepensis)等材料,提取DNA,对ITS序列(ITS-P5ITS-u4)进行PCR扩增,Sanger测序法检测样本的蛋白表达和突变基因,获得ITS序列,并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其他栀子的ITS序列信息。利用MEGA7.0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比对,计算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对ITS2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栀子属ITS序列平均长度为646 bp,序列较短,利于栀子属鉴定;遗传距离分析和NJ系统发育树均表明‘分关1号’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罗汉松应用GGR进行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的扦插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最优方案可缩短扦插苗生根时间1/3,提高成活率30%以上,增加生长量50%以上,为GGR广泛应用于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立地条件下分关1号黄栀子生长及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分关1号黄栀子从幼树到盛果期树高、冠幅和结果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直接影响分关1号黄栀子的树冠生长量和结果量:9年生时,Ⅱ-类地的平均树高1.44 m,是Ⅳ类地的1.37倍,是Ⅲ类地的1.15倍;平均冠幅1.82 m,是Ⅳ类地的1.19倍,是Ⅲ类地的1.11倍;7年平均总结果 18.509 kg.株-1,是Ⅳ类地的1.73倍,是Ⅲ类地的1.4倍。建议Ⅲ、Ⅳ类地可通过提高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空间地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尽早郁闭改善林分的立地状况。  相似文献   
8.
黄栀子 (GardaniajasminoidesEllis)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其成熟的果实为常用的中药材 ,内含天然栀子黄色素 ,具有着色力强、色泽鲜艳、色调自然柔和、稳定性好、溶解性强、无异味、无毒副作用、安全性能高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食品、果酒、饮料、医药、日用化工、化妆品等 ,是目前国际流行的天然食品添加剂。福建省福鼎市贯岭镇分关村具有数十年人工栽培黄栀子的历史。其栽培品种果实个体中等 ,产量高、质量好 ,成熟采收期一致 ,投资省、见效快 ,是山地综合开发的优良经济树种。由于采用种子繁殖的黄栀子子代分化明显 ,造林后林相不整齐 ,植…  相似文献   
9.
非洲菊切花引种栽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种非洲菊切花栽培,证实非洲菊在闽东低山丘陵地区栽培的适应性。在长达4a的试验、观察、记载中,掌握非洲菊切花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措施、不同季节非洲菊生长的经济效益;分析总结非洲菊大田生产切花对设施、气候、土壤、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摘叶等关键因子的技术要求;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方法,创造适生的条件,以达到生产高产优质非洲菊切花的目的;同时非洲菊切花应就地供应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在福鼎的黄栀子原料林基地首次发现了黄栀子根结线虫病危害,通过一年多来对不同施药时期、施药方法以及不同药剂防治效果的对比观察,发现对已发生根结线虫病危害但未造成死亡的植株通过冬季大土块深翻,5月份以后开浅沟施用呋喃丹等农药和硫酸钾复合肥拌成的药肥,在杀灭根结线虫的同时可促进根系生长,恢复树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