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中药材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新宾、清原、丹东、本溪和沈阳等中药材产区五味子、细辛、穿地龙等经常受到相邻玉米田2,4-D丁酯漂移药害影响,成为限制辽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不少农民对除  相似文献   
2.
板蓝根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俊范 《新农业》2002,(9):41-42
  相似文献   
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药剂防治持效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先施药后接种的方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防治持效期的研究。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的持效期较长,可达10 d以上,施药后15 d,保护作用效果仍在48%以上;甲基托布津、百可得和百菌清3种药剂的持效期较短,可维持7 d。  相似文献   
4.
沈阳地区葡萄白腐病流行动态预测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葡萄白腐病[Coniella diplodiella(Speg.)Petrak & Sydow]流行动态模型研究,初步明确葡萄白腐病主要影响因素为时间、积温和降雨,葡萄白腐病果粒发病率(x)与葡萄生长时间(t)、有效积温(T)、累积降雨量(R)关系可用LOGISTIC模型和GROWTH模型模拟;在普通果园内,葡萄出芽后69-81d(7月中下旬);或有效积温5473-6493℃,或累积降雨量324.1-351.7mm,是防治葡萄白腐病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5.
玉米灰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AS软件对玉米灰斑病菌菌落直径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型y=xa2(c-x2)bEXP(dEXP(-ex1))能反映该病菌菌丝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最佳模型为y=x1.29262(28.15-x2)a1743XP(-2.494 7EXP(-0.050 7x1));模型y=EXP(-(ax23 bx3 c))(dx1 e)能反映该病菌菌丝随时间和pH值的变化情况,最优模型为y=EXP(-0.0123x23 0.143 3x3)(0.0582x1 1.464 8);该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81℃,最适pH值为5.82.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几乎是正态分布形式,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是偏态形式.  相似文献   
6.
黄瓜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辽宁省保护地发生的黄瓜褐斑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明确该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cassiicola(B.&C.)Wei]。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 ,该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5~35℃ ,最适pH值为5~8,水滴是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病菌营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35℃ ,最适 pH值为6~8 ,在PSA、PDA等常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光照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病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5~8,光照有助于孢子形成,在PSA、PDA等常规培养基上能大量产孢。病菌分生孢子在室外难以安全越冬,在保护地内能够安全越夏。该菌寄主范围广,能寄生黄瓜和番茄等20余种作物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树莓灰斑病的发生、危害、症状特点,并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根据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和培养性状观察,初步确认树莓灰斑病是由蔷薇色尾孢霉(Cercospora.rosicola Pass.)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8.
采用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对树莓(Rubus idaeus L.)黏菌病病原菌黏菌原质团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黏菌原质团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燕麦培养基、树莓叶粉培养基、査氏培养基、水琼脂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8种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其中树莓叶粉培养基上生长最佳,菌落直径可达8.45 cm;最适碳源为乳糖和淀粉,最适氮源为精氨酸,最适p H为6,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培养条件为24 h连续黑暗。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人参锈腐病拮抗细菌HN01进行摇床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7.0,250mL三角瓶装液50mL,接菌量10%,摇床转速150r.min-1,发酵时间36h。最佳产菌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5.0g.L-1,牛肉膏8g.L-1,NaCl 5g.L-1,(NH4)2SO41mg.L-1,K2HPO44g.L-1。抑菌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g.L-1,牛肉膏8g.L-1,NaCl3g.L-1,(NH4)2SO4 2mg.L-1,K2HPO4 4g.L-1  相似文献   
10.
对辽宁省岫岩县6个五味子园的五味子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真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拮抗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5号样地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真菌多样性指数均大于其他样地,6个土样中共分离到微生物168株,对五味子茎基腐病病原菌有拮抗性菌株11株,其中菌株1-1、3-1和3-2抑菌效果尤为明显,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靶标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真菌69株,经鉴定属于11个属,其中以镰刀菌属为优势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