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7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林业   978篇
农学   473篇
基础科学   455篇
  384篇
综合类   4058篇
农作物   585篇
水产渔业   344篇
畜牧兽医   2226篇
园艺   678篇
植物保护   25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水稻病程相关蛋白质OsPR1A的表达受上游抗病基因Xa21调控,接菌后早期启动Xa21介导的OsPR1A较高水平表达对水稻抵抗白叶枯病菌至关重要。同时OsPR1A也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诱导表达。对于OsPR1A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作为抗性反应发生的标志基因佐证其他基因或途径在抗性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OsPR1A本身的生物学功能。【目的】通过获得OsPR1a-OX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调查其表型及农艺性状,并明确OsPR1A蛋白质表达与抗性的关系,为鉴定OsPR1A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OsPR1a-OX转化载体转入到水稻受体4021中,利用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筛选并鉴定OsPR1A超表达阳性纯合株系。在成熟期,调查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及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分蘖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在31℃条件下,将生长2周的水稻幼苗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并在接菌0、2、4、6、8、10和12 d时测量病斑长度。在接菌0、4和6 d时,收集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水稻叶片,提取蛋白质,利用WB技术检测OsPR1A的表达特征。【结果】构建了OsPR1a-OX转化载体,并转入到受体4021中,筛选并鉴定到2个OsPR1A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704和#709)。调查了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成熟期的表型及农艺性状,与对照4021相比,#704和#709的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但籽粒稍大,可能与结实率低有关。在31℃条件下,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病斑长度与对照4021相比明显缩短,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菌0、4和6 d的材料中,超表达转基因植株#704和#709中OsPR1A始终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从而提高了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超表达OsPR1A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过程;超表达OsPR1A后增强了Xa21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用肥技术以及不同加工烘干温度,考察不同处理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复合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浙贝母的产量最优,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复合肥处理的贝母在60、90 ℃烘干温度下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农户常规处理90 ℃烘干不合格,其他肥料处理的贝母在试验烘干温度下均合格。由此可知,大量使用氮素等复合肥及鸡粪等可显著提升产量,但高产的浙贝母质量容易达不到药典标准。烘干温度是影响浙贝母中贝母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烘干温度升高,浙贝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的处理增多。  相似文献   
3.
FT(FLOWERING LOCUS T)基因是植物多个开花途径的整合因子,在花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以水曲柳雌雄花发育转录组中FT序列为基础,通过PCR扩增获得该基因全长,命名为FmFT。其开放阅读框(ORF)为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 795.2,等电点为5.90,是亲水性不稳定酸性蛋白;无跨膜区域,全部位于膜外;有1个PEBP保守结构域。同源比对结果显示,水曲柳FT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20个物种的FT蛋白序列同源性在83%~88%之间,与苹果(Malus domestica)同源性最高,为88%。系统进化结果显示,水曲柳FT蛋白单独聚为一类,与其他物种亲缘关系均较远。FmFT在水曲柳不同发育时期的雌雄花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裂时期和成熟孢子时期,雌雄花之间表达量差异显著。在雄花中,在减数分裂时期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在雌花中,表达量持续升高,在成熟胚囊时期达到最高值,是孢原细胞-大孢子母细胞时期的35.97倍,表明FmFT不仅在水曲柳雌雄花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功能不同。  相似文献   
4.
三五九旅初到南泥湾1940年11月,正当朱总司令加紧准备“军垦屯田”之时,国民党顽军又企图侵犯边区东南的宜川地区。朱总司令和毛主席研究后,亲自下达三五九旅“军垦屯田”的命令,立即将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调往南泥湾东南边的临镇一带,团长陈外欧、政委晏福生带领七一七团全体将士一面准备迎击顽军,一面开荒生产,至此拉开了南泥湾大生产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6.
7.
本试验分别采用了打磨龟背、营养液浸泡和奈乙酸溶液浸泡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奈乙酸溶液可使“冒绒”速度大大加快;奈乙酸对基枝藻孢子囊形成和孢子释放能起到促进作用,其适宜浓度为0.1~5ppm。  相似文献   
8.
9.
自Wilson和Ross(1962)发现具有T.timopheevi细胞质的T型不育系并实现“三系”配套算起,杂种小麦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到目前,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杂种小麦仍未能在生产上广泛推开,而与此同时,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的杂种优势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小麦作为世界第一大作物,其杂种优势为什么迟迟不能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才能开创出杂种小麦的研究和利用新局面?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在杂种小麦研究中的粗浅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