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35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4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即套捕型(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ara)和梨形指环菌(Dactylaria pyriformis),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器官),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chlamyal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40.41%;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采用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易于对其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2.
应用蚀斑方法将SY-45毒株经过3次蚀斑纯化直到蚀斑大小相对稳定。从不同大小的蚀斑中挑选出三种蚀斑,大斑直径约3mm(简称LP)、中斑约2mm(简称MP)、小斑约1mm(简称SP)。分别在MDCK细胞上增殖并进行了三种不同大小斑毒对犬的毒力、免疫原性和在MDCK细胞上产毒量比较,以筛选最佳的疫苗株,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大小蚀斑病毒大剂量人工感染易感犬后,所有的试验犬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表现均正常;对挑选的4窝CAV HI抗体效价小于等于1:2的健康幼犬进行免疫试验,测定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和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大斑毒的免疫原性要稍高于中斑毒,而明显高于小斑毒;不同大小蚀斑毒在MDKC细胞上产毒量差异很大,大斑毒可达10^7TCID50/mL、小斑毒达10^6TCID50/ml、小斑毒达10^4.5TCID^50/mL。综合所有试验结果表明:大斑毒株具有产毒量高、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疫苗株。  相似文献   
3.
20%多效唑·甲哌Wong微乳剂防止小麦倒伏和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二棱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20%多效唑·甲哌鎓微乳剂375 mL/hm2,可以显著抑制茎秆基部节间伸长,增加各节间充实度,其中赤霉素(Gas)和生长素(IAA)降低,可显著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和降低田间倒伏率.处理还协调了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关系,增产幅度6.2%~28.6%.增产原因可能在于促进籽粒灌浆强,增加籽粒中内源Gas、IAA、细胞分裂素(CTKs)的水平,增强了籽粒库活性,同时促进茎叶中干物质向籽粒运转.  相似文献   
4.
In order to realize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in geotechnical FEA,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method how to realize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in Super-Sap is discussed. Then, this paper stresses to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and the steps used to achieve the accomplishment of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in Super-Sap. Finally, an engineering practice is given to prove that the geotechnical FEA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and visualized post-processing can come true by it rapidly.  相似文献   
5.
It is proved that planting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environment both indoor and outdoor resulted from the functions of plants to clean air and save energy. S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aving energy and comfort,healthy demanded by people can be solved by planting. The planting have being emphasized and expanded during recent years,but in the planting plan,just the function of beautifying the environment is concerned and the function of ecological and saving energy are neglected. The analysis on the ooptimum system of planting is to make the planting system as an organic composition in the effectiveness structure and space layout of the city. Based on the study on equivalent relation of different effects on environment, the optimum system of planting structure will b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tegrated effects of planting on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库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的理化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月、7月和9月对小江流域上游至下游消落区的5个断面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孔隙度、pH、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总体平均值分别为1.47g/cm3、45%、7.33、16.42g/kg、0.79g/kg和0.59g/kg,变化范围分别为1.15~1.68g/cm3、37.0%~61.0%、4.04~8.72、6.64~35.69g/kg、0.40~1.42g/kg和0.36~0.94g/kg。高程150m处的土壤容重均值在7月下降、9月增加,160m处的土壤容重均值在7月增加较多,9月变化不大;不同高程处的孔隙度均值变化与土壤容重变化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高程160m处土壤有机质在7月有所下降,9月变化不大;各高程土壤全氮和全磷总体呈7月升高、9月下降趋势。并对消落区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育苗水质变动因子及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罗氏沼虾育苗生产操作流程,作者研究了育苗池中三态氮、COD 及pH 等水质变化状况,其特点是这些化学指标无明显的昼夜变化,但NH3-N、NO2- -N 含量较高,并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COD 含量较为稳定。从育苗安全性需要出发,还研究了育苗水的预处理模式以及投饵、换水、施药对育苗池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河口天然水进行预处理是必要的,作为常规在操作管理上坚持每天彻底排污、适时适量换水、合理用药能有效控制育苗水的水质状况,即使采取高密度( Z1:22万尾/m 2)育苗也能获得较高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0年3月-12月对三峡水库小江沿岸水体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a等水质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结果表明: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 a含量分别为1.980±0.119mg/L、0.114±0.018mg/L、9.520±1.748 mg/L和23.342±8.810 mg/L,小江沿岸水体呈现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叶绿素a含量与温度、pH、溶解氧、亚硝酸氮和化学需氧量显著相关,与总氮、总磷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小江沿岸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总营养盐无关,而主要与水体所含的有机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春小麦品种年际间碳同位素分辨率(Δ)的稳定性及其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选择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种,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品种Δ及不同部位Δ的差异,并分析了Δ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同一品种的Δ差异很小,稳定性好,同一年份不同品种的Δ差异较大,旱地小麦品种的Δ低于水地小麦品种。同一品种不同部位Δ存在较大差异,叶片Δ与茎秆Δ很接近,且高于籽粒Δ。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旱地小麦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低于水地小麦品种,Δ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乌H4 的母本 0 81和父本NS4 0 37为材料 ,通过田间和室内试验对马铃薯蕾花果脱落的一般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 ,并从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对导致脱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马铃薯蕾花果脱落的一般规律为落蕾多于落花 ,落花多于落果 ;不同花序和同一花序不同位置上的蕾花果脱落不相同。花蕾发育过程中四分体以前花序营养状况 ,浆果发育过程中胚形成前浆果营养状况对脱落有主要影响 ,这两时期N、P、K等养分供应不足会严重影响花蕾和浆果的发育。导致养分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马铃薯生育期间地上、地下两个营养中心养分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