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122篇
农学   133篇
基础科学   50篇
  111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久民  臧欣 《猪业科学》2021,38(9):90-91
文章所述猪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属我国高寒地区。该猪场运用“种养结合”模式,将低碳环保养殖和绿色有机农业进行有机结合,将猪场产生的猪粪尿全部发酵成为有机肥,为农田提供肥料;农田产出无公害有机饲料再喂养猪只,实现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低碳环保则指猪舍冬天利用猪群自身余热取暖,替代锅炉,实现低能耗。与传统猪场相比,该猪场更加注重节约资源、节省人工。运用自动清粪模式代替水冲,避免大量污水产生;舍内废气经过净化处理排出舍外,避免氨氮废气等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r)修饰碳糊电极测定水中苯酚的方法.在0.1mol/LKCl的酚试液中开路富集后,在磷酸盐缓冲液介质(pH5.6)中溶出,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苯酚的溶出峰电位为+0.73V(Ag-AgCl参比电极),检测限为0.05μg/L.应用该法测定了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并讨论了该法测定苯酚的影响因素,比较了几种修饰电极测定苯酚的灵敏度,探讨了苯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富集机理  相似文献   
3.
虎皮黄兔主要肉用性能评定及其估(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5只虎皮黄免为材料,对其增重、屠宰率及肉品品质等性状进行评定,利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主要向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及其估(预)测.结果表明,1~3月龄平均日增重为22.59g;3月龄宰前活重为1895g;屠宰率为52%;背最长肌水分含量为75%,pH2为5.7,脂肪含量为2.01%,失水率为15.9%.用体长、胸围估测体重,用体重、体长预测肌间脂肪含量和颜色深浅,用胸围和耳长预测失水率可获得较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穴施液体施肥装置施肥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的液体施肥装置试验台,对影响喷针流量的因素进行了室内试验,通过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分析了电机转速、曲柄转速和喷孔直径对喷针流量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电机转速取高水平、曲柄转速取低水平、喷孔直径取高水平时,有利于提高喷针流量,同时预测了喷针流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王雪花  任晔  冯均科  杨晨晨 《蔬菜》2021,(11):25-29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有效养分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早大白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露地(对照)和普通聚乙烯地膜、生物可降解膜、稻草3种覆盖方式,比较了不同时期土壤含水率、pH值、养分含量以及产量。结果表明:稻草覆盖保水效果最佳;生物可降解膜覆盖、稻草覆盖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可提高土壤肥力,以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尤为明显,成熟期几乎所有速效养分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高出7.49 g/kg、23.00 mg/kg、11.0 mg/kg、26.0 mg/kg。综合成本效益,除了稻草覆盖由于小薯多而效益比对照降低22.2%外,普通聚乙烯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比对照效益分别提高29.7%和24.2%。总之,普通聚乙烯地膜和生物可降解膜均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效益,但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还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减少环境污染,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柞蚕Antheraea pernyi灰卵(工厂化繁育赤眼蜂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感病寄主卵)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寄生选择与适应性及其繁育子代蜂寄生能力的影响,以柞蚕灰卵作为供试寄主,健康卵作为对照,在无选择和双向选择条件下研究松毛虫赤眼蜂对其的寄生选择与适应性,并比较灰卵和健康卵繁育的子代蜂对0、1、2、3日龄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在无选择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在灰卵上的寄生率、羽化率、单卵出蜂数和总蜂数分别为30.0%、54.1%、39.3头和48.7头,而在健康卵上分别达到96.0%、93.0%、82.5头和96.8头。在双向选择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在灰卵上的寄生率、羽化率、单卵出蜂数和总蜂数分别为33.3%、27.1%、24.7头和52.2头,而在健康卵上分别为68.0%、86.3%、60.6头和74.2头。在无选择和双向选择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在灰卵和健康卵上的发育历期和后代雌性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灰卵繁育的子代蜂对1、2日龄米蛾卵的寄生数则显著低于健康卵繁育的子代蜂,且后者对米蛾卵的寄生数随着米蛾卵日龄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灰卵繁育的子代蜂对0、3日龄米蛾卵的寄生数要显著高于1、2日龄的。表明柞蚕灰卵会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寄主选择与适应性以及子代蜂的寄生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是我国大豆生产上的重要害虫。长期以来一直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在大豆食心虫的盛发期喷洒农药操作不便,防治效果也不稳定,而且杀伤天敌昆虫,引起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赤眼蜂是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最成功的卵寄生蜂,应用赤眼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暗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atratus PY-1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omopara viticola的抑制作用,通过扫描电镜观察PY-1发酵滤液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的影响,检测PY-1的活性物质种类,并测定其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PY-1发酵滤液能够导致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和孢子囊梗出现褶皱、破裂和畸形,进而使其丧失侵染功能。PY-1菌株代谢产物中包含几丁质酶、蛋白酶、嗜铁素、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氰化氢、吲哚乙酸,不含纤维素酶。PY-1菌株对葡萄霜霉病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发酵原液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中期防效可达到89.17%以上,末期防效达86.28%以上,比52.5%噁唑菌酮·霜脲氰2 000倍液的防效略低,但显著高于58%甲霜·锰锌1 000倍液的防效;PY-1菌株发酵液稀释700倍后对葡萄霜霉病的末期防效与甲霜锰锌1 000倍液防效相当。表明PY-1菌株具有研制防治葡萄霜霉病生防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 GiraultDodd和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是防治粉虱类害虫的优势寄生蜂,通过生命表技术方法分析了2种寄生蜂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的防治潜能。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在羽化第3天和第10天出现2次寄生高峰,占其总寄生量的13.7%和8.0%,在2次高峰之间逐日寄生粉虱数量比较平稳,单雌逐日平均产雌数保持在10.6~13.4头,10 d后寄生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浅黄恩蚜小蜂羽化10 d内逐日寄生粉虱量变化不大,单雌逐日产雌数稳定在4.2~5.4头,羽化14 d后寄生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的R0、T、rm、λ值分别为171.5、18.0、0.2854、1.3303和61.6、16.2、0.2544、1.2897;粉虱若虫充足时,丽蚜小蜂平均单雌寄生若虫数是浅黄恩蚜小蜂的2.7倍,而后者平均单雌取食若虫数为60.6头,明显高于前者42.7头,总的来看,丽蚜小蜂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粉虱总量220.8头,明显高于浅黄恩蚜小蜂的127.9头。表明在应用寄生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时,单独释放丽蚜小蜂比浅黄恩蚜小蜂显示出更好的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生物防治潜能,采用室内接虫法和数学模型拟合法分别研究了黏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leucaniae、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和螟黄赤眼蜂T.chilonis对自然寄主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卵的寄生反应及其自身密度对寄主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赤眼蜂寄生大豆食心虫卵的数量均表现出随寄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除寄主密度20粒卵外,3种赤眼蜂在其它寄主密度下的寄生数量均无显著差异。自身密度对3种赤眼蜂寄生作用均存在明显的干扰效应,表现出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Hassell模型和Beddington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赤眼蜂的寻找效应与其自身密度的关系,黏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的寻找系数Q和攻击率a分别为0.3289、0.3270、0.2906和0.3267、0.3243、0.2853。在自身密度干扰作用下,3种赤眼蜂中,黏虫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表现出较好的防控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