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和素磁珠分离毛竹SSR标记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其它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构建毛竹SSR位点富集文库。用EcoRⅠ分别和DraⅠ、EcoRⅤ、SmaⅠ、PvuⅡ四种平端限制性内切酶对毛竹基因组DNA进行双酶切,酶切片段回收后与根据抑制性PCR原理设计的接头连接。在利用亲和素磁珠富集含有SSR序列的DNA片段过程中,对杂交、漂洗及洗脱步骤进行优化。通过三引物特异PCR筛选含有SSR序列的阳性克隆并结合测序结果对富集SSR文库进行评价,确定了一条简单、经济、高效分离竹类植物SSR标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毛竹根部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根部(包括根际、根面及内生细菌)解磷细菌进行了筛选,并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从179株毛竹根部细菌中筛选出26株解磷细菌,包括14株根际细菌、8株根面细菌、4株内生细菌。其中,芽孢杆菌BK24的解磷活性最高,其解磷活性达到369.06 mg/L。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26株解磷细菌中,13株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50.00%),5株属于变形菌门β亚群(Betaproteobacteria,19.23%),4株属于变形菌门γ亚群(Gammaproteobacteria,15.38%),4株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5.38%)。芽孢杆菌属(Bacillus,38.46%)和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19.23%)为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3.
以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仙鹤草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以1/2MS+6-BA 1.0(mg/L)+NAA 0.5(mg/L),在pH 6.5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且长势良好;以1/2MS+6-BA 2.0(mg/L)+NAA 1.0(mg/L),在pH 6.0时,愈伤组织增长最快且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5.
兰花炭疽病拮抗细菌5A5-3菌株的初步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毛乌素沙地采集的10份土样中共分离到细菌320株,将分离到的细菌菌株与兰花炭疽病病原菌胶胞炭疽菌进行生长对峙试验.初筛获得拮抗菌57株.复筛后得到筛选自毛乌素沙地土壤生物结皮样品的5A5-3对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对其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5A5-3与Bacillus velezensis标准菌株(CR-502,AY603658)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100%,最终将菌株5A5-3鉴定为Bacillus velezensis.  相似文献   
6.
云南元江野生稻抽穗开花期耐热QTL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以籼稻(Oryza sativa ssp. indica) 品种特青为遗传背景的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Griff.)(简称“元江普野”)渗入系为材料,调查温室高温胁迫条件下野生稻渗入系和受体亲本特青的结实率,采用单标记回归分析法,共检测到4个抽穗开花期耐热性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第1、3、8和10染色体。其中位于第1和3染色体上的2个QTL(qHT1和qHT3),贡献率分别为12%和6%,来自元江普野的等位基因能提高群体的耐热性,分别可增加9.13%和6.71%的结实率。而位于第8、10染色体上的2个QTL(qHT8和qHT10),贡献率均为6%,来自元江普野的等位基因降低群体的耐热性,加性效应分别为-6.44%和-4.44%。研究结果不仅为耐热水稻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而且充分显示了利用野生稻的优异基因改良栽培稻抗逆性状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叶绿体DNA(Chloroplast DNA,cpDNA)中的反向重复序列中的非编码区对于陆生植物的进化研究非常有指导意义,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分类阶元的系统研究中.该研究在叶绿体rRNA ITS 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450 bp左右的叶绿体rRNA从4.5 S到5 S的片段,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进而依据叶绿体rRNA ITS基因序列分析了兰科植物(Orchidaceae)的33个品种材料(12个兰属品种,14个兜兰属品种,7个石斛属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通过最简约性分析产生的叶绿体rRNA ITS系统树表明,石斛属和兜兰属为两个自然类群,兰属可能为一多源组.兰属的碧玉兰位于系统树的基部,构成其余各种的姐妹支.兜兰属的白花兜兰、麻栗坡兜兰独立于属内其他种而自成一支.由于兰科植物叶绿体rRNA ITS序列变异率较低,最简约分析产生的分支得不到Bootstrap分析的高度支持,各亚属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对兰科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尚需要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兰花炭疽病颉颃细菌Z-62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兰花炭疽病颉颃细茵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3%、大豆蛋白胨3%、FeSO4·7H2O 0.05%、KCl 0.05%、种龄20 h、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30 mL、接种量4%、发酵时间60 h.在该条件下培养得到的发酵液抑菌圈直径可达26,28min,抑菌活性提高了29.4%.  相似文献   
9.
冷激处理对辣椒冷害及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0℃冷激处理对8℃冷藏辣椒耐贮性的影响及相关生理机理。【方法】用0℃冷风分别处理辣椒4 h和12 h后置于8℃冷藏,以不经过冷激处理直接置于8℃冷藏的作为对照,定期观测并取样。【结果】与未进行冷激处理的对照相比,0℃处理4 h显著降低了冷害指数和病情指数,降低了辣椒果皮的细胞膜透性,提高了SOD、CAT和POD的活性,降低了辣椒冷藏前期的H2O2含量,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的含量;0℃处理12 h加重了辣椒的冷害和病害,并产生了与处理4 h相反的生理效应。【结论】0℃冷激处理4 h提高低温贮藏辣椒的耐贮性与其激活了辣椒的防御系统及保护了细胞膜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杧果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对其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台农1号’杧果(Mangifera indica L.‘Tainong 1’)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杧果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50 μmol · L-1 MeJA采前处理显著降低了采收时的病果率和贮藏期的病情指数,抑制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病斑直径;有利于杧果贮藏品质的保持,提高了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延缓了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同时,采前MeJA处理可以提高杧果果皮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酶(GLU)等防御酶的活性,提高贮藏早期的过氧化氢(H2O2)水平,抑制贮藏后期H2O2和MDA含量的积累。这些结果表明,采前MeJA处理提高杧果抗病性和保持果实品质与激活杧果的防御系统及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