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里下河荡滩面积较大,近年来由于水系发生变化,芦苇产量逐年下降,经济收益较低。1978年以来,我们采用开沟筑垛的方法 (抬田法),在张轩乡白马荡共筑垛田1,966亩,挖水沟589亩,采取抬田法造池杉林,林间间作农作物,沟内水中养渔、禽的办法,把林、农、渔、禽生产结合起来,统一经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做法简报如下: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高邮县白马荡西北角的张轩乡。此地位于东经119°30′,北纬32°41′,年平均气温14.7℃,年降雨量1,023毫米,无霜期217天,常年辐射量118千卡/厘米~2。荡滩地  相似文献   
2.
南方型杨树萌芽更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4年生Ⅰ-69杨萌芽林和植苗林的调查研究表明:用采伐Ⅰ-69杨树林留下的伐桩萌芽更新效果明显,萌芽林与植苗林各项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4年生萌芽林胸径、树高、蓄积量分别比植苗林增大18.2%、11.4%、35.7%。  相似文献   
3.
在里下河滩地开发中,形成了不同的人工立地类型,本文通过对I—69杨在不同立地类型条件下,个体结构、树冠结构及生长量的研究比较,总结认为采用筑垛开发滩地的整地措施是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关键。研究结果为里下河地区大面积开发滩地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里下河滩地开发中,形成了不同的人工立地类型,本文通过对I-69杨在不同立地类型条件下,个体结构、树冠结构及生长量的研究比较,总结认为采用筑垛开发滩地的整地措施是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关键。研究结果为里下河地区大面积开发滩地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工林形成的立体林业研究是当今林业和进行林业集约经营的一个安要广面,也是现代农、林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立体林业以生态农业为指导思想,实现了以林为主,多产业结构的经营,它能向社会提供木材、粮食和各种农副产品,具有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高邮市马棚实验林场地处里下河地区。1984年冬,该乡在荡滩地用抬田法开沟、筑垛、造林,造林后,做到沟中养鱼、林中放牧、水面放禽、林下间种,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立体林业的雏形,取得了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1试验地征况及试验方法设在马棚实验林场内,东经119”31’,…  相似文献   
6.
<正> 杉木林的抚育间伐是营林的基本措施之一,它能调节林分的叶面积,便群体达到适宜的光能利用,形成较多的干物质。本试验将苏南丘陵地区抚育间伐后的杉木林群体叶面积及产量的变化情况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7.
里下河地区池杉造林技术及复合经营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1665km2,是一个地势地洼的水网地区,盛产柴、草、蒲、藕、鱼类,属江苏省的商品粮、水产品生产基地。从六十年代以来,经过水利建设、修造旧、坝、圩堤实现了水位的人工控制,由于水系的变化,原来的芦苇湾地形成大面积的妇滩或浅水滩,使柴草生产衰退,平均产量由原来每公顷7.5t下降到4.st,水产品产量也大幅度下降。80年代初开始,滩地开发利用水土分治,开沟放垛,深沟养鱼,垛面造林,林下早期间种,形成了林、农、渔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雏形,提高了土地资源和时空的利用率。试验地设在高邮市张轩林…  相似文献   
8.
里下河荡滩面积较大,近年来由于水系发生变化,柴草产量逐年下降,效益很差.如何在这类地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营造池杉丰产林,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从1978年开始,我县采用开沟筑垛的方法,即抬田法在张轩乡白马荡营造池杉丰产林,几年来已取得一定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试验地概况和试验方法试验地设在白马荡西北角张轩乡林场,北纬32°41′,东经119°30′,年平均温度14.7℃,年降雨量1023毫米,无霜期217天,常年辐射量118千卡/厘米,荡滩原地面真高1.70米,常年水位0.9—1.0米,枯水位0.7米,近年来最大水位2.53米.土壤为腐殖质沼泽土,PH值7.4,有机质含量3.3%,含氮量0.19%,速效磷10.1ppm,速效钾9.9ppm,容重1.28克,总孔隙度51.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