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绿色的对联     
绿色的对联王森,霍俊清在万紫千红的文苑中,对联是独放奇葩的一种文艺形式。它是从诗歌中演化出来的,从孕育到降生,一直和诗歌有着血缘关系。它对偶工整、平仄协调、灵活多样、雅俗共赏;能写景、抒情、言志、述史;能褒贬、慨叹、讽刺、鞭挞;既富诗意,又具画境。以...  相似文献   
2.
伊克昭盟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境内有毛乌素、库布其两大沙漠。解放初,全盟沙化面积为5.4万平方公里,然而到沙化最严重的70年代发展到7.4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80%多。沙化速度的加快,生态环境恶化给伊盟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危害。个别地方达  相似文献   
3.
林业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从事林业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它的语言精炼、节奏鲜明、比喻恰当.人们赞誉谚语是生活经验之果,是语言艺术之花.早在《诗经》中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记载;而今“五九六九、沿河栽柳”的林谚更为大家所熟悉.西汉时《说苑》中有“松柏之地,其土不肥”的说法,它与今天人们常说的“旱枣、涝栗”等都是人们对林木生态习性的高度概括.《记胜之书》记载的古林谚“种树无时、莫让树知、多留宿土、记取南枝”更传诵至今,与“西北风、莫栽松”和“春栽早、夏栽巧、冬到霜降栽正好”等当代林谚都是对造林经验的科学总结.林业谚语来自实践、来自民间,生动活泼、朴实浑厚,饱含着林业工作者和劳动人民的情愫,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