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2篇
  4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烯丙孕素口服液调控母猪同期发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烯丙孕素口服液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母猪同期发情,给药期间可抑制母猪发情,停止给药后重新释放天然激素,母猪会重返发情,以达到同步发情。详细阐述了烯丙孕素口服液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残留以及毒性,以期为其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烯丙孕素口服液在治疗性成熟母猪同期发情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郑莉 《中国稻米》2015,(2):66-67,70
深两优5814是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龙岗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本文对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每穗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发挥该组合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近日,省农机办公布了796家农机生产企业自行确定的10668家次农机补贴产品经销商,满足了补贴农户在全省范围内自主选择经销商购买自己喜爱的品牌、机  相似文献   
4.
苍术白绢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苍术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苍术白绢病菌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 min,最适pH值为6.00,病原菌均能很好地利用供试的各种碳源;以尿素、NH4Cl和(NH4)2SO4为氮源的利用程度较高,以甲硫氨酸和Ca(NO3)2为氮源的利用程度较低;10%世高杀菌剂对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草莓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离鉴定了草莓枯萎病菌,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草莓枯萎病由Fusarium oxysporium Schl.引起.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多种氮源,最适pH值为6~9.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65℃经10min,分生孢子萌发的致死温度为80℃经10min.  相似文献   
6.
米勒魔芋是一种特殊价值较高的园艺作物,采收后的球茎具有较长休眠期。为探究米勒魔芋球茎休眠过程中主要内源激素及糖类物质变化情况,以米勒魔芋为材料,观察其芽点形态变化,并分析魔芋球茎从深度休眠期到萌芽期脱落酸(ABA)、生长素(IAA)以及糖类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ABA在球茎深度休眠期含量较低,在萌动期前开始上升至最高值213 ng/g,长芽后开始逐步下降;IAA在开始长芽后,有比较大的增长,达到最大值33.8 ng/g,进入萌芽期后球茎IAA含量回落至28 ng/g;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均呈现升高趋势,而球茎内淀粉逐渐转化,含量持续下降。ABA对球茎休眠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适量的IAA能促进球茎生根,淀粉可为魔芋球茎发芽提供营养物质及能量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紫茎泽兰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灰葡萄孢代谢产生的毒素对紫茎泽兰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测定毒素诱发电解质渗漏液的部分成分.结果表明:灰葡萄孢毒素能使紫茎泽兰叶组织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组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大后减少;电解质渗漏液中含有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8.
免耕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综合分析免耕(NT)对土壤微生物碳含量的影响程度,以常规耕作(CT)为对照,收集国内外关于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碳研究已公开发表的41篇文献的田间试验数据162组,采用Meta数据整合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中国不同区域、气候类型和试验年限下,免耕对于中国农田土壤微生物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碳的含量,免耕-常规耕作(NT-CT)的加权均数差值(WMD)为49.29 mg·kg-1;免耕对土壤中微生物碳含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西南地区WMD最大,湿润区(年降雨量>800 mm)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碳含量的正效应最显著;年均温度10~15℃和年均温度>15℃时,免耕土壤中微生物碳含量显著高于常规耕作,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免耕年限能够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碳含量,以长期免耕(免耕年限≥8 a)效果最佳。综上,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碳的增加效应存在区域特征,以西南地区最高,随着区域水热条件、免耕年限的不同有所差异,免耕措施的采用应该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本研究结果为免耕的区域性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19日晚11时30分,宁夏石嘴山市刮起9级以上大风,使电网遭受了巨大损失.据统计,大武口区供电局辖区吹倒电杆56基,停电用户186户,停电时间23 h,造成直接损失86万元.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春、秋两季是农户饲养散养鸡的季节,农民多从家禽市场购回几十只到几百只不等的雏鸡进行饲养。但由于饲养方式的差异,往往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笔者从多年农户送检的病、死鸡剖检和诊断上,总结出了一些农户在饲养散养鸡时存在着以下误区,现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