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蛀干害虫天牛的危害习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天牛成虫的扩散、取食、趋光以及对寄主的选择等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通过研究天牛成虫的这些行为,可以更好的在疫情监测、检验检疫、防治处理等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模式对早稻季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湖南双季稻区早稻季防控稻田氮、磷养分流失污染的施肥模式,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不施氮磷肥处理(CK)和常规施肥(CF)、有机肥替代(OM)、控释肥减施(CRF)、绿肥还田(GM)4种施肥模式,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施肥模式,有机肥替代、绿肥还田和控释肥减施模式稻田总氮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了12.80%、16.62%、28.55%,各施肥处理早稻总氮素流失率大小表现为: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绿肥还田控释肥减施,氮素流失形态主要以可溶性氮为主,占流失总氮的80.48%~91.96%,可溶性氮中以铵态氮为主。控释肥减施和绿肥还田模式均能减少稻田磷素径流损失量,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总磷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了6.26%和28.30%;有机肥替代模式稻田总磷径流损失量较常规施肥模式增加26.33%;各施肥处理早稻总磷流失率表现为:有机肥替代常规施肥绿肥还田控释肥减施,磷素流失形态前期以颗粒态磷流失为主,后期以可溶态磷为主。在4种施肥模式中,控释肥减施和绿肥还田模式能降低稻田氮磷径流流失量,在南方双季稻区推广这两种施肥模式可有效防控农田氮、磷流失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白洋淀湖泊湿地中氮素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湿地中氮素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湿地环境变化的进程。对白洋淀3个典型淀区沉积物、孔隙水和上覆水中有机质和氮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湖泊湿地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垂直分布上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但有机质和全氮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英家淀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高于小杨家淀和小鸭淀;沉积物在6 cm深处,小杨家淀和小鸭淀沉积物中全氮出现一次低值,而所有采样点孔隙水中NH4 -N浓度都在此处出现一个峰值,表明6 cm深度可能是白洋淀湖泊湿地微生物降解有机氮的一个活跃区;芦苇湿地上覆水中NH4 -N和NO3--N含量都高于宽阔湖面水体,说明植被的生长不仅会促进底质有机氮的降解,其自身分泌的代谢产物及残枝败叶的腐烂也会增加水体中各种形态氮的含量,增加对水体中各种氮素的滞留,在芦苇湿地区对水面漂浮物的打捞和对芦苇的及时收割是减少湖泊湿地氮素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排水污泥特性及其农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汉市3个主要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化学组成进行了两个月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污泥中有机质和N、P、K等养分含量丰富,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范围,可作为有机肥资源加以利用;同时对利用污泥开发商品有机肥的可行性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污泥农用资源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校园绿化环境对校园小气候的影响,对校内3个绿化地和1个非绿化地进行了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对比观测,并利用校外自动气象站的温湿度资料和校内各测点温湿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绿化可以使校内气温下降,空气湿度增加,从而增加人体的舒适感。校内绿地和非绿地空气温湿度与校外气象站的温湿度观测值极显著相关,并可以建立回归关系显著和决定系数(R2)较高的线性回归方程。校园绿化可以改善校内小气候环境,校内的小气候环境与校外大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猪粪添加稻草对高温堆肥腐熟进程及物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粪和水稻秸秆为材料,采用发酵槽内堆置,分别设置低量秸秆、高量秸秆和纯猪粪三个处理,分析堆肥33天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纤维素类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堆肥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水稻秸秆对堆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量秸秆堆肥处理的升温速率最佳,纯猪粪处理的水分散失率大于其他两个处理。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p H值为8.46-8.66,电导率稳定在1.4-2.4 ms/cm,E4/E6降至3.12-3.37,堆肥达到了腐熟;高量秸秆处理的(终点C/N)/(初始C/N)介于0.53-0.72,其堆肥效果较好、腐熟程度较高。各处理堆肥产品的全磷含量均有提高;纯猪粪处理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总降解率均高于其他两个处理。整体来说,添加高量秸秆处理腐熟速度较快,且效果较好,这可为猪粪快速资源化利用和猪粪堆肥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湖北大别山区作为全国14个片区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决定了生态式扶贫是扶贫路径的首选。从湖北大别山区的概况出发,分析了湖北大别山区走生态扶贫之路的必然性,同时结合区内各重点贫困县的发展现状,提出在生态扶贫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期将湖北大别山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变片区内的贫困现状,实现绿色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苗  严立冬  邓远建  袁浩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789-1792
【目的】探讨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基于公众参与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市场融资渠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武汉市4个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受访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受访对象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受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受访者的收入水平和对绿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度与支付意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年龄因素对补偿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党员进行农业生态补偿的意愿相对较高。【建议】在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初期,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坚持以政府补偿为主,市场补偿为辅,并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制定补偿标准,逐步铺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分离株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16基因的遗传变异,扩增9种不同来源的弓形虫样品的ROP16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比对及构建进化树的分析。结果表明,弓形虫不同分离株ROP16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90%以上,但存在限制性位点多态性;用弓形虫ROP16作为PCR-RFLP的标记分子,未能鉴别出传统的弓形虫Ⅰ型、Ⅱ型、Ⅲ型,却鉴定出一株特殊的猪源弓形虫分离株。弓形虫ROP16基因的株间保守性提示其是一个用于预防弓形虫病的潜在疫苗候选分子,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一个17000亩的大湖为例,探讨大水面投肥和网箱肥水养殖花白鲢模式。大湖的形状由一个开阔的湖面和一个长长的河道组成。开阔的湖面有13000亩左右,平均水深3~4米,河道面积有4000亩左右,平均水深有5~6米,大湖有一个闸口,平时湖水上涨时,就要开闸放水,放出多余的水。大湖分两部分养鱼,将开阔的湖面和河道用拦网分开养不同规格的鱼。大湖用来养成鱼,当年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