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温室盆栽试验以及离体叶组织病理学染色技术,测定拮抗细菌C27发酵液不同组分对小麦白粉病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桔抗细菌C27产生的拮抗物质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69.89%.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孢子萌发、附着胞的形成及吸器原体的形成均无抑制作用,但可明显提高附着胞的畸形率.抑制指状吸器的发育,降低入侵率.分析认为拮抗细菌C27严生的拈抗物质在降低小麦白粉痛的初始菌源数量和控制小麦白粉病的流行危害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兔抗敌百虫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敌百虫的结构特征,将其改造成新的半抗原,并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作为免疫原和包被原进行抗体制备及ELISA试验,其抗血清效价达到6.553 6x107.建立了闻接竞争ELISA方法,并优化了工作条件;方阵测定确定了包被抗原最佳浓度为10μg·mL-1,抗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2.048X106;建立了ELISA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表明,在50~3 500 ng·mL-1浓度范围内,标准工作曲线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0ng·mL-1.  相似文献   
3.
正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荞麦营养丰富,全是都是宝,所以近年来,荞麦种植在志丹县发展较好,市场价格一直在上涨,在国内外畅销,荞麦作为一种很好的副食品,可以制成各种流行的辅食,生产的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荞麦产生产量不高。本文将从荞麦种子选择和高产栽培技术方面,进行系统介绍,为荞麦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我县荞麦种植进一步发展。1荞麦选种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以辽东地区的板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MDA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加剧了对板栗细胞的损害,MDA含量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导致对细胞膜的伤害增加;SOD和POD酶活性都对板栗细胞起到保护作用,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油松是我国主要的造林树种,苗木需求量大。本试验以不同储藏时间油松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催芽方法比较不同储藏时间油松种子的发芽及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油松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以1 a和2 a储藏时间最高,分别为89.8%和49.7%。随着油松种子储藏时间延长,种子失活严重,其中都以短时间储藏种子丙二醛含量最低,为1.77 nmol·mg~(-1),过氧化酶活性最高,为527.3 U·g~(-1)FW。  相似文献   
6.
果园间种绿肥是提高果园土壤营养水平的重要途径,该文对苹果园中种植大豆绿肥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苹果生长。  相似文献   
7.
小麦赤霉病菌固体培养基产毒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小麦赤霉病菌的产毒条件,采用胚根抑制法,对不同培养条件(不同的固体培养基、培养时间、通气量、温度)下的产毒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小麦为培养基,其营养成分最适合小麦赤霉病菌毒素的产生,培养30 d左右为产毒高峰,通气量以250 mL的三角瓶装25 g小麦最好,其最适培养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8.
植物是入侵生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类群,对入侵植物开展经济成本评估可为后续风险管理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基于InvaCost数据库评估获得了1970-2017年全球入侵植物的经济成本,研究结果表明:1)入侵植物的保守经济成本为1943.65亿美元,年均40.49亿美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达1004.68亿美元,占比为51.69%;2)在64个国家和地区中,美国的经济成本最高,其次为澳大利亚,我国208.31亿美元(1407.07亿人民币)排名第三。凤眼莲是全球最昂贵的入侵植物种类,其危害所产生的成本高于排名5~10名的入侵植物成本之和;3)过去的近50年里,入侵植物的经济成本呈上升趋势,模型测算2017年入侵植物的可能成本为34.38亿~104.52亿美元,最高置信值为77.25亿美元。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入侵植物危害严重性的客观认识,可为我国开展更为积极的入侵植物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油松和樟子松2 a生苗木为材料,通过不同梯度水分胁迫处理,研究辽西地区油松和樟子松抗旱性生理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在各水分条件处理下,油松2 a生苗木MDA含量均小于樟子松,但CAT和Pro含量均高于樟子松,说明油松苗期抗旱性更强。在40%FMC处理时,油松MDA、CAT和Pro含量都小于对照,说明该水分水平未能使苗木出现干旱状态;而樟子松MDA、CAT和Pro含量都高于对照,苗木已经出现干旱状态。在30%FMC和20%FMC处理时,油松和樟子松苗木MDA、CAT和Pro含量都随水分胁迫程度加剧而增加。在干旱半干旱辽西地区培育油松和樟子松苗木时,土壤水分临界值应分别大于田间最大持水量40%和50%。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油松人工林针叶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油松人工林针叶为研究对象,针对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油松针叶内养分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针叶的有机碳含量和全钾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油松针叶中的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