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林业   5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香水百合组织培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通过筛选获得最佳的香水百合组培外植体 ,接种于 1 / 2 MS+ 2 ,4- D3 mg/L(单位下同 ) + 6 - BA1+ GA0 .1的诱导培养基上 ,诱导形成不定芽 ,且不定芽迅速形成小鳞茎 ,分化率达 93 .3 3 % .将不定芽接种到 1 / 2 MS+ 6 - BA0 .5的增殖培养基上 ,1个月左右小鳞茎增殖率可达到 1∶ 6 .80 .切取单个小鳞茎 ,考查不同基本培养基、蔗糖、生长素和活性碳浓度对小鳞茎复壮的影响 ,结果在培养基 3 / 4MS+ 6 - BA0 .6+ NAA0 .1+ GA0 .2 中生长的小鳞茎复壮效果最好 ,2 5d左右即可转入1 / 2 MS+ KT0 .3 + NAA0 .5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 .形成完整的百合小苗移栽至苗圃中 ,可打破休眠 ,使开花期提前  相似文献   
2.
杉木第1代改良种子园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对杉木无性系多性状进行综合选择,评选出子代生长快,无性系结实量多,产量稳定,抗性强,当代生长也快,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可用于重建第1代生产性改良种子园。其种子产量的遗传增益为150.39%,无性系当代材积比平均生长快33.81%,子代高比平均生长快8.07%。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优良种源选择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13  
本文通过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得出马尾松群体及种源、林分、家系不同层次的遗传变异规律,从而选出生物量大的薪炭材优良种源8个,高产、稳定的广谱复合型优良种源26个,速生种源17个,抗病虫害较强的种源17个,综合性状优良种源22个。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矩形区组方“RBS”增广设计及其在树木育种中的应用。“RBS”增广设计的方差分析和遗传分析的数学模型,并举例介绍其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矩形区组方"RBS"设计的基本方法,单个"RBS"设计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处理平均数效应,期望均方分解,遗传力及其遗传变异系数估值,并举例介绍"RBS"在树木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毛竹种源地理变异规律及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5年春收集全国毛竹分区8省16个毛竹种源的母竹,在福建建瓯和华安县营造种源试验林,经过5年观测不同种源发笋成竹,春笋营养成份和叶生理生化等70多项性状,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方法,分析毛竹种源各种遗传参数,结果发现毛竹种源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南部种源发笋量较大,而北部种源的新竹胸径、竹高较大。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分析,初步选择出福建武夷山、建瓯、沙县、江西上饶4个优良种源,遗传增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种源基因型×环境互作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4个地域91个种源10年生时试验结果表明:(1)各点马尾松种源生长上差异十分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三个性状的遗传方差份量约占总变异的38.92%—42.75%;(2)种源×地点的效应,树高不明显,材积和胸径达显著水准,而种源基因型效应比较明显,其方差份量约为GE互作份量的1倍;(3)根据Francls和Kanuenbery模型计算种源GE互作效应及其稳定性,将参试种源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高产稳定型种源26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42.84%,可在全省各地区推广;(4)广西岑溪和广东罗定两个种源生长最为突出,平均村积遗传增益达88%。  相似文献   
8.
火炬松速生家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Pinus taeda)因其独特的优越性,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亚热带地区营建速生丰产林的一个重要树种。对福建省南屿点和南安点火炬松引种家系5年生长量的调查分析表明:火炬松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在家系层次上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在0.50附近,遗传变异系数多在5.0%以上。引种火炬松家系在南屿点的平均生长表现优于对照湿地松和马尾松。通过聚类分析,在南屿点选出9个速生家系,在南安点选出5个速生家系,其与对照马尾松相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95.2%和39.2%。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选锥栗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为试验因素,以锥栗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对锥栗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锥栗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0%乙醇,超声提取20min,固液比为24,提取温度为50℃。按此工艺提取,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0685%;且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油茶籽仁中活性成分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普通油茶20个无性系的油茶籽仁活性成分(总皂苷、总黄酮、总多酚、总多糖、总蛋白)含量,应用SPSS 18.0分析成分间的相关性,建立曲线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总皂苷含量与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与总蛋白含量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总皂苷—总黄酮回归方程为:Y=6.076+10.698X-8.824X2+3.871X3,总多酚—总蛋白回归方程为:Y=0.045X1.310,可以通过测定总黄酮及总蛋白的含量预测总皂苷和总多酚的含量,对简化皂苷和总多酚的复杂测定过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