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吉林省敦化市林下人参地采集不同剖面深度的土壤样品,分析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3种土壤酶的活性情况。结果表明:土壤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分布,土层越深,酶活性越弱,不同剖面深度(10、20、30 cm)土壤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1.120 3、0.648 8、0.307 3 mg/(g·d),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5.796、4.545、3.030 mg/(g·h);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深度变化的关系为20 cm土层30 cm土层10 cm土层,其相应的脲酶活性分别为2.495、1.200、0.479 mg/(g·d)。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我国林木鼠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对策及其原理,包括采伐、造林、林木抚育保护和监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国林蛙人工池塘孵化与越冬技术。[方法]2005~2007年,在牡丹江自然保护区内挖人工池塘12个,分别设置不同水温进行林蛙孵化试验,计算孵化率和变态率;设置3个越冬池进行越冬试验,计算林蛙存活率。[结果]孵化池水温在10~12℃、12~14℃时的孵化率可达到97%以上,且明显高于其他温度下的孵化率;胚胎在8~20℃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发育,变态率达91%左右;越冬池放养密度为40只/m2左右,林蛙的越冬存活率可达95%。[结论]人工池塘孵化的最适温度是10~14℃,水深保持在2m左右;林蛙越冬的放养密度建议控制在40只/m2左右,并每月换水1次,水温控制在5℃左右。  相似文献   
4.
鸟类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铸  杨春文  金建丽  金志民  戴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506-3507,3518
从消化道形态结构与食性、食物质量、能量、生态类型等方面的关系,对国内外鸟类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科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北红尾鸲繁殖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朴忠万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李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14-4615,4623
[目的]对北红尾鸲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研究。[方法]2009年3~11月在北红尾鸲的繁殖期内,借助望远镜、摄像机,对横道河子威虎山影视城和牡丹峰自然保护区的北红尾鸲觅食、占区、交配、营巢和育雏等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北红尾鸲4月初迁入,10月下旬迁出,居留期近6个月,在牡丹江属夏候鸟。繁殖期间,其配偶关系多为一雄一雌,筑巢雌雄鸟共同承担,巢筑于石隙、墙壁或林区空房子内,筑巢大约在5~6d内完成。巢高平均为11.42cm,巢深平均为5.13cm,外径平均10.9cm,内径8.4cm,窝卵数5~8枚不等,平均为6枚,卵白色,钝端长有粉红色斑,也有淡蓝色和粉红色卵。卵重平均为2.09g,孵化期为12~15d,孵化率为91.9%,育雏期为13d。[结论]该研究可为环境监测与鸟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不同产地瓦松提取物活性成分差异,以期为瓦松应用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系统化学检测法研究瓦松水提物及醇提取物成分差异;采用HPLC法,对水提物正丁醇萃取相进行了讨论,研究其差异。结果:不同产地瓦松水提物及醇提物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相对来说辽宁、黑龙江所产瓦松活性成分较为丰富,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区东南约15 km处,地处老爷岭山脉西北端,东与太平岭相接,西与张广才岭毗邻,海拔200 m左右,处于季风环境控制下,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3.1℃.森林类型属于温带红松阔叶混交林,存在着红松阔叶混交林破坏后森林恢复过程中的不同演替阶段,核心区内尚保存有良好的红松阔叶混交林,总面积4万hm2.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研究结果(寿振黄1962,舒凤梅1975,陈荣海1983,马逸清1986)表明,东北林区林木主要害鼠是棕背平和东方田鼠,其数量分布受地理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同时,多年的森林采伐,使原始森林植被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了大面  相似文献   
9.
采用GOD-PAP方法及分光光度计法分别对中国林蛙血糖及组织谷-丙转氨酶进行了测定:中国林蛙的血糖含量为43.02mg/dl;林蛙心脏、肝脏、肾脏三种组织中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单位分别为:2.667mg/g(组织鲜重)、28.28mg/g(组织鲜重)、12.81mg/g(组织鲜重)。  相似文献   
10.
鼠类群落多样性与鼠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在长白山林区的黄泥河、大兴沟、天桥岭等林业局,调查了鼠类群落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及鼠害发生情况,共布设11700个铁日,捕鼠10种,获得鼠标本662只,分别记载性别、体重、体长、尾长等和捕获地点。依据长白山垂直分布带的海拔高度,划分为3个林带。又根据不同的生境类型设20个样地。本文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最后讨论了鼠类群落的多样性、鼠害的发生与植物多样性、草本植物盖度、林分郁闭度、草本植物生物量、土壤含水率及海拔高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