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州十三行路是十三行商埠文化旅游区一条历史景观定位轴。对其街道入口景观、街面水平景观、建筑立面景观、人物动态景观、植物水体景观、业态氛围景观、雕塑小品景观等的设计,拟采取历史与现代承接、保护与创新统一、务实与务虚结合、静态与动态呼应、物质与非物质兼容、规划与管理相辅相成的营造手法,突出十三行文化主题,以取得可观、可游、可居,可促产业提升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海山仙馆的匾题诗联与园林艺术美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山仙馆"是广州十三行时期由行商潘仕成兴建的一座吸收了较多西方技艺要素的岭南古典园林。海山仙馆之园林艺术引发出丰富的诗联匾额之作,诗联匾额之作也修饰了海山仙馆的自然山水之美、建筑文化之美、人文精神之美。认识并把握二者间的互动原理与表现手法,有利于加深对行商园林的研究、评赏和传承。  相似文献   
3.
保护自然山水的生态格局,传承历史名城的文化内涵,坚持营造绿化系统的地方特色,是规划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4.
树立城市湖泊风景园林的文化审美精神,遏止当今城市建设对山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城市湖泊公共风景园林建设,有利于人类可居、可游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发展城市, 但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城市历史记录和见证的文物建筑,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风景园林,长期优化演绎而形成的城镇格局,合乎规律自然选择的山脉  相似文献   
6.
中国园林是一首自由、舒展、优美的歌,空间结构形成了无声的韵律,时间序列贯穿着许多有声的景观。有声的景观环境具有重要的听觉审美价值。探讨其物质建构,审美特征以及创造手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广州先烈路乃近代陵园荟萃的历史地段。运用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风景园林设计以及拆除违章建筑等手法,营造为庄重优美、主题性突出的旅游胜地,充分体现城市的文化本色可谓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8.
广州原本就是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网络上的东方大港世界名城,城市的主题文化就是国际商埠文化。这一本质特征在今天还在持续发展,并由此派生出各个侧面、各个时段的特色文化景观。培育城市主体的审美素质,梳理广州世界名城的主题文化景观遗产资源,维护和发展有影响力的海上丝路商埠文化景观,坚持渗透到各种正常态的城市建设项目之中;按照"旅游链"的框架模式开拓旅游市场和配套产品,用特定的文化景观符号衍生更多国际化的旅游空间和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园林,力促广州重新跻身世界名城之列。  相似文献   
9.
“海山仙馆”相关历史画卷的识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人云"诗画不分家",由此引申诗画与园林同在。"诗"近似造景的理论线索或景观题咏,"画"犹如园林的设计构思、施工造景的蓝本或效果图案。研究行商园林"海山仙馆"遗址地带历代相关画卷,有益于深刻体验该园所富有的诗情画意、追寻其自然与人文空间的艺术境界、探讨口岸城市构园特色的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10.
广州古典园林水景特色的认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具有突出水性精神的广州名城,其古典园林理水造景艺术别具特色。引水涌水、近水亲水、傍水临水、夹水借水、贴水围水、荡水戏水等多种设计手法,值得现代城市园林化建设继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