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篇
农学   3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春16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小麦研究 室于1997年以86-26B为母本,93鉴29为父本,进 行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南繁北育育成的高产、 优质、抗病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原代号为9710, 2004年3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2.
新冬36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2011年8月审定的早熟、抗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本文从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对新冬36号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播前准备、播期、水肥滴灌技术、田间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伊大豆2号是1993年从黑龙江省木兰县大豆协会引进,系号8502,当年种植从中选出优良株,编号为931.经多年繁殖示范于2002年通过伊犁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新春 9号是新疆自治区农科院核生所选育而成的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 ,1 999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春性、中熟 ,生育期 90~ 1 0 0天。芽鞘绿色 ,幼苗直立 ,叶色深绿。株高 95 cm,茎秆较粗 ,分蘖力较强。穗纺锤形 ,长芒 ;护颖白色 ,无茸毛 ;穗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和QTL效应,选择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M344和武春3号杂交,创制F2∶3群体,并利用973对SSR引物对小麦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进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构建了包含有163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分布于18条染色体,连锁图谱总长度为1 622.5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9.95cM。QTL分析表明,共检测到4个主效QTL和12对上位性QTL,涉及1B、2B、2D、4A、5D、6A和7A等16条染色体。其中,抗性淀粉含量上位性QTL3对,总淀粉含量上位性QTL 4对,直链淀粉含量上位性QTL 5对,总贡献率分别为8.34%、17.50%和8.13%。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各检测到1个加性QTL,抗性淀粉含量检测到2个加性QTL,贡献率分别为5.34%、8.49%、11.47%、12.53%。研究发现,2B染色体Xwmc453.3~Xcfd44.2标记区间的QTL位点同时影响抗性淀粉和总淀粉含量,2D染色体Xgwm296~Xgwm455.2标记区间的QTL位点同时影响抗性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7A染色体Xwmc488.1~Xwmc488.2标记区间的QTL位点同时影响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AL型杂交小麦的发展,以不育系AL18A、恢复系99AR144-1及二者杂交F2代群体为材料,选用SSR标记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进行育性恢复基因的QTL定位。结果表明,育性恢复由主效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在1B染色体上检测到了1个主效恢复基因QTLqRf-1B-1,在5AL染色体上检测到了1个微效QTLqRf-5A-1。qRf-1B-1位于SSR标记Xbarc8与Xgwm413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85cM和2.00cM,LOD值为14.06,加性效应为18.87,可解释22.43%的表型变异;qRf-5A-1位于SSR标记Xgwm595与Xgwm410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00cM和0.10cM,LOD值为3.18,加性效应为12.32,可解释5.44%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7.
水氮耦合对北疆地区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的滴灌定额和施氮量对北疆地区春小麦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为北疆地区春小麦节水高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水氮耦合条件下春小麦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拔节总茎数、抽穗数以及产量指标的相关研究来筛选最佳的灌水施氮模式.[结果]在春小麦的整个生育期,以灌水量500m3/667 m2,施氮量30 m3/667 m2(M3N1)处理的春小麦的Pn、Ci、Gs、Tr及拔节总茎数和抽穗数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以灌水量400 m3/667m2,施氮量50 m3/667 m2(M2N3)处理的春小麦其千粒重、单株穗粒重和产量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千粒重和单株穗粒重分别为43.04和1.672 g,从节约水资源而言,以灌水量300m3/667 m2,施氮量30 m3/667m2(M1N1)、灌水量300 m3/667 m2,施氮量40 m3/667 m2(M1N2)和灌水量300 m3/667 m2,施氮量50 m3/667m2(M1N3)处理的小麦灌溉水分生产率最高,分别为2.166、2.257和2.255 kg/m3,但产量大大降低,相反,以灌水量400 m3/667 m2,施氮量50 m3/667 m2(M2N3)处理的小麦水分生产率为1.935 kg/m3,产量却高达8709.1 kg/hm2.[结论]在滴灌条件下,建议以灌水量400 m3/667 m2,施氮量50 m3/667 m2 (M2N3)处理为最佳.既提高了小麦产量,又节约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采用节水滴灌技术种植春小麦是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具有省地、省工、肥水利用率高等特点,可显著提高小麦单产,增加小麦种植效益。在总结2008~2009年兵团农八师滴灌春小麦种植经验的基础上,现提出一套滴灌春小麦单产500~600 kg/667 m~2栽培技术规程,以供滴灌春小麦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新春22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与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繁所联合选育而成的集高产、优质、早熟、多抗于一体的超高产春小麦品种,2006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