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6篇
  11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关键在人。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加强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乡村人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杨酸对桃树花期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郭守华  杨晴  杨晓玲  张曼 《园艺学报》2004,31(5):675-675
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桃树花期低温(0℃左右)引起坐果率严重下降的现象时有发生。以管理手段延迟花期成本较高。水杨酸(SA)能诱导抗氰呼吸,有产热效应。本试验对施用外源SA降低桃树花期低温伤害的效应进行了研究,期望为桃树花期提供低成本的抗寒手段。  相似文献   
3.
桂蜜12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厚皮甜瓜品种,于2012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以其脆口清甜的品质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本文通过分析其生长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结合2013年获得的国家发明授权专利“南方厚皮甜瓜的露地栽培方法”,形成与桂蜜12号配套的露地栽培技术,以使瓜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旅游的热忱,旅游需求日益增加,旅游各地的竞争水平也日趋激烈。以双辽市为例,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现状的分析,结合双辽市的旅游资源提出一系列旅游策略,促进双辽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褪黑激素主要由脊椎动物的松果腺产生,随后褪黑激素释放到血液中,一般在大脑中保持较高的水平,之后转移到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获得理想的生理反应。一些研究表明褪黑激素及其受体参与调节不同的生理过程。本文综述了褪黑激素对动物的调控作用(抗氧化作用、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调控生殖繁育的作用、免疫系统保护作用、神经系统保护作用),为褪黑激素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桃树结果早,产量高,收益可观,发展桃子生产是河南省发展经济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走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由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的方便快捷,周边国家市场的开放,使得桃的生产量逐步扩大。为深入了解我省桃产业的现状、栽培品种及关键技术等情况,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志强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综述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上的表现,则转录组研究是研究的主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年来转录组测序技术已在动植物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物上的运用是本文研究和分析的主要基础,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未知基因挖掘、分子标记及相关代谢途径三个方面,参考近几年发表的有关转录组研究的文献,综述了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各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益生菌发酵床养殖模式对肉杂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禽流感抗体水平和耐药性的影响,分别在40、70、100日龄测定肉杂鸡的新城疫抗体水平、禽流感H9抗体水平和100日龄时大肠杆菌耐药性。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床养殖模式下肉杂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禽流感抗体水平比传统普通地面平养模式高2个滴度左右,差异性显著。100日龄时大肠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耐药性都较低,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益生菌发酵床养殖模式可以增强肉杂鸡对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但不能明显改善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被动调节模式环路热管型光伏光热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洪  张曼  孙跃  韩志鹏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16):205-211
针对环路热管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冬、夏季运行中的不利工况,该研究提出将空调排风引导至集热/蒸发器空气夹层的被动式调节方法,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太阳能利用效率。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借助ANSYS Fluent软件建立了被动式调节模式下集热/蒸发器的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该调节方法对热管循环启动和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外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工况,采用低档风速调节更有利于维持热管运行,而高档风速则更利于光电效率的提升;与调节前的系统相比,高、中、低档风速作用下的日均光电效率分别提高了8.4%、5.7%和3.5%,日发电量增加了8.0%,5.3%和3.5%。对不同调节策略的研究表明,第一阶段采用低档风速的运行策略可最大程度提升太阳能光热利用,同时保证较优的光电效率。冬季工况下,所提调节方法可有效缩短热管循环的启动时间,日出半小时内的有效集热量增加375.7%。因此,该调节方法对2种不利工况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调节策略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应根据用户负荷需求进行选择与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水稻撒施追肥存在的肥料流失、利用率低及机械深施肥工作部件易堵塞、伤根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水田深施追肥机的超大颗粒肥气力式加速器。该加速器利用双螺旋高压气流,在其与肥料上端构成的近封闭空间内加速超大颗粒肥,实现其高速射入泥壤,并可避免肥料颗粒与管壁碰撞;出口设置渐扩管扩散气流,可减轻对泥壤的冲击,提高施肥位置的稳定性。根据超大颗粒肥参数与加速器功能要求,确定了加速器的结构参数,并根据肥料入泥深度所需的射出速度,分析确定了加速器的工作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Fluent软件的六自由度重叠动网格建立了加速器仿真模型,以进口气流速度、螺旋角和加速管直径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仿真试验与三因素三水平Box Behnken组合仿真试验,研究各因素对肥料射出速度与气流扩散率的影响。多因素试验分析及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加速器的最佳工作参数为进口气流速度47 m/s、加速管直径21 mm、螺旋进气口螺旋角43°。在此条件下进行台架验证试验,得到肥料射出速度均值为12.61 m/s,出口气流扩散率均值为85.5%,肥料入泥平均深度为4.68 cm,达到了水稻追肥要求。该研究可为超大颗粒肥水田气力深施追肥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