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建设渭河沿岸景观防护林的意义,分析了渭河景观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渭河沿岸景观防护林建设质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家畜不食症又名厌食症,主要是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消化道疾病。20年来,笔者共诊治各类家畜此种疾病100多例,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蔬菜大棚环境质量监测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单片机原理,搭建大棚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对大棚环境内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其他环境参数进行监测。试验分析数据表明:系统能够对大棚内的相关环境参数进行有效采集、分析和存储,运行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蔬菜大棚环境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4.
就有关旱柳能否作为陕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大面积发展,并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问题,在开展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缺水少雨的陕北干旱地区作为乡土树种,作为一种很好的生态和用材兼用树种,政府应该顺应社会规律和市场规律,在搞好服务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和支持群众因地制宜地有序发展,促进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5.
浙江六十田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系数及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浙江省六十田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常绿阔叶林群落中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华东楠Machilus leptophyll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紫楠Phoebe sheareri、木荷Schima superba、东南石栎Lithocarpus harlandii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69、0.951、0.898、0.867、0.819和0.773,而香槐Cladrastis wilsonii、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的生态位较小,仅为0.345、0.245和0.245;生态位宽度大的树种间一般有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香槐、树参和枫香的生态位宽度较小,但与其它树种的相似性却很高,表明这些树种对资源有较明显的共享趋势;从生态位重叠值来看,整体上表现为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间都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宽度较小的树种与其它树种的生态位重叠较小.  相似文献   
6.
沙棘不仅是我国三北地区重要的林木资源,也是这一地区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生物资源。目前,我国现有沙棘面积140万hm2,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20多年来,累计营造沙棘林60多万hm2,陕西省是沙棘的主要分布区,其资源数量居全国之首,尽管我国属世界上最丰富的沙棘资源国,但由于沙棘资源分布不均,产量不高,沙棘实际利用率低下(沙棘果利用率不足10%)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加快沙棘发展建设速度,特别是改造和提高现有沙棘林的质量,改良其品种,就成为沙棘产业发展的关键和首要任务。对现有沙棘林改造和提高,结合…  相似文献   
7.
刘菁  刘锦  康华 《防护林科技》2012,(6):53-53,119
文章阐述了陕西省黄河流域防护林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陕西黄河流域防护林建设的设想和今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陕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营造林抗旱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一直被列为陕西省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重点,研究总结和推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技术,围绕解决造林地的蓄水、保墒和多种综合抗旱技术的应用,对有效地解决造林地“水”的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尽快恢复这一地区的森林植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情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陕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在开展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政策层面、国土资源保护,遏制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等角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按规划落实投资、加强现有森林资源管护和新造林抚育、强化管理、提高投资标准、增强工程活力的建议,以促进陕西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对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果树群落各层优势植物不同季节叶的灰分含量和热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种类植物叶的灰分含量变化较大,介于3.60%~17.55%之间;不同季节植物叶的灰分含量不同,夏秋两季较高,春季较低,经检验,春季植物叶片灰分含量与夏秋两季相比,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群落各层植物叶的平均灰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草本层(10.42±3.24)%、藤本层(8.56±2.22)%、乔木层(8.80±2.69)%和灌木层(6.16±1.78)%,经检验,仅草本层和灌木层差异显著(p<0.05).(2)不同季节之间植物叶片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均以秋季为最高;各层植物叶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由高到低均依次为灌木层(32.15±1.61)kJ/g、乔木层(30.92±1.15)kJ/g、藤本层(30.24±2.33)kJ/g和草本层(30.59±1.63)kJ/g,但各层次之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为了探讨生境片断化的影响,对保护较为完好的生境(H1)和破坏较严重的生境(H2)下共有的6种植物叶的热值和灰分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植物叶的热值为H2>H1,而灰分含量为H1>H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