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间伐后出现风倒、枯死现象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林间伐迹地保留林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认为祁连山林区提质增量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森林郁闭度以0.65-0.75为宜,采伐强度应在15%以下。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浅山区金露梅群落种间关系及其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祁连山浅山区金露梅群落特征、种间关系及分布格局的分析 ,结果表明 :浅山区金露梅群落相对重要值为 10 4 .2 8% ,频度为 92 .0 0 % ,为主要优势种 ;群落内种间关系关联性不强 ,分布状况受环境条件影响而独立地分享环境资源 ,种群间相互影响小 ;经各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 ,祁连山浅山区大多数种群呈聚集分布 ,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北坡苔藓-青海云杉林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丛生指数(I)、CA值、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标(m^*/m)等5种聚集度指标判定出祁连山北坡苔藓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型趋向于随机分布,再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方程进行数学拟合,进一步证明祁连山北坡苔藓类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4.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主要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及动态变化进行观测研究,建立了估测乔木层单株立木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方程;估测水源涵养林总生物量为4.170×107t,其中青海云杉林1.9738×107t,灌木林1.5484×107t;按各器官生物量排序青海云杉为:干>枝>根>叶>果,祁连圆柏为:干>根>枝>叶>果;立木各器官生物量比率反映林木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模式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植被恢复重建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封山育林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恢复和建设植被最快、最有效、最省钱省工的办法。将祁连山封山育林区划分为5种封育模式,并对封育模式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土壤剖面指标进行量化后 ,采用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 ,研究了土壤剖面性态 ,拟合出梨成活率与土壤剖面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 ,为梨栽培的土壤管理提供了理论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青海云杉林森林群落营养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祁连山(北坡)寺大隆林区青海云杉森林群落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主要测定了该系统乔木层、下木层(活地被物层)、枯落物层以及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分析说明了9种养分元素在林木各器官中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经营都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生态系统脆弱性与恢复重建措施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祁连山生态系统是复合生态系统,依自然景观和植被将祁连山生态系统分为冰川、寒漠、森林、草原、水域、荒漠等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对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应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才能达到植被和系统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