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6篇
  14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正>1全球棉花贸易概况从2015/2016年度到2024/2025年度,世界棉花贸易预计将以每年4.6%的幅度持续增长(详见表1),将从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因中国棉花进口量下降导致的急剧下  相似文献   
4.
孙宁 《农家顾问》2011,(8):29-29
在田间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植株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够增加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提高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5.
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秸秆沼气工程可有效地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科学核算温室气体减排量为管理和监督温室气体排放状况提供数据支撑。该文以河北省沧州市耿官屯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研究对象,参考和借鉴了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CDM方法学,构建了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计量方法,包括项目边界、基准线排放量、项目排放量、泄漏量、减排量5个方面,计算了2014年耿官屯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量。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基准排放量包括秸秆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未建秸秆沼气工程情况下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及农田施用化肥生产耗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项目排放量包括秸秆与沼肥运输过程耗能排放、工程运行过程耗能排放及沼气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项目泄漏量即沼气生产、储存、管网供气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因物理泄漏所造成的排放。2014年耿官屯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基准线CO2排放量为5 776.15 t,项目排放量为57.53 t,泄漏量为136.59 t,减排量为5 582.03 t,约相当于2 100 t标准煤CO2排放量,每消耗1 t(干质量)秸秆可净减排3.56 t,每利用1 m3沼气可净减排11.50 kg。同时,在工程设计、管道设计、工程管理、工艺技术改良升级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型秸秆沼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电网中电力电子装置的日益增多,农村电网中的谐波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此,简要分析了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采用DSP数字控制的适合于三相三线制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系统, 重点分析了该系统指令电流和PWM信号的产生、硬件结构与软件流程,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抑制农村电网谐波,改善农村电网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7.
选择适宜的菌种保藏介质,是有效保障真姬菇菌种品质的重要一环,不仅关系到真姬菇栽培者的直接利益,也关系到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延续。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脱氢酶活力,对22种真姬菇菌种保藏介质的保藏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0.1%的PEG6000溶液对真姬菇菌种保藏6个月和9个月的整体保藏效果最好,其次是0.1%的PEG10000溶液与超纯水,再次是0.8%葡萄糖溶液和矿泉水。0.6%葡萄糖溶液仅适于真姬菇菌种9个月的保藏,纯净水仅适于真姬菇菌种6个月的保藏。其他介质的保藏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8.
研究合理的秸秆覆盖耕种模式是实现半干旱区秸秆覆盖条件下玉米绿色高效生产的重要途径。开展2 a大田试验,设置传统耕作模式(CK)、秸秆覆盖模式(T1)、秸秆覆盖+深松模式(T2)、秸秆覆盖+碎混模式(T3)4个处理,研究不同秸秆覆盖耕种模式对玉米根系伤流特性、光合特性、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玉米根系伤流强度、伤流液中细胞分裂素(CTK)和生长素(IAA)含量均表现为T3>T2>CK>T1,脱落酸(ABA)含量表现为T1>CK>T2>T3;与CK和T1处理相比,T2与T3处理的CTK和IAA含量显著增加、ABA含量显著下降。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表观叶肉导度(AMC)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均表现为T3>T2>CK>T1,气孔限制百分率(Ls)表现为T3相似文献   
9.
以美国小麦品种Overley成熟胚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外源激素对小麦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苗以及试管苗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2,4-D3mg·L-1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较高,成愈率为84.0%;在添加有KT2~3mg·L-1的MS分化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分化率较高,可达85%以上;将试管苗转接至添加0.2mg·L-1的NAA和0.5~2.0mg·L-1的6-BA的培养基中,试管苗有一定的分化增殖,但最高分化率仅为33.3%,增殖系数2.05。  相似文献   
10.
选取5株不同来源的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菌株,通过平板筛选和酶活性检测等方法,比较其降解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的能力,旨在筛选降解玉米秸秆能力较强的菌株。结果表明,1号、2号、4号菌株在平板筛选中的生长速度、菌丝密度、变色圈直径大于3号菌株和5号菌株;在液体培养的第10天,1号菌株产木聚糖酶、漆酶能力高于其他菌株,分别为42.36 U·mL^-1、10.39 U·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