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2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1.
从儿童公园的内涵分析着手,接着就儿童公园中的文化体验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如有利于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提升儿童的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儿童的心理素质等予以详细探究,最后阐述了一些提升儿童公园文化体验效果的策略,具体包括在儿童文化体验构建中加强主题性建设、在儿童公园文化体验构建中加强对卡通文化的运用、在儿童公园文化体验构建中加强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在儿童公园文化体验构建中加强运用现代科技文化。  相似文献   
2.
偃松松塔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偃松松塔经乙醇提取后,渣经热水提取、喷雾干燥、醇沉制备偃松松塔多糖(PPCP),并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PPCP的单糖组成。研究结果表明:PPCP是一种杂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具有典型的多糖红外光谱特征,4种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33∶1.00∶2.20∶1.94。通过测定PPCP清除DPPH·、·ABTS^+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评价PPCP抗氧化活性,然后通过体外实验评估其对RAW 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偃松松塔多糖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偃松松塔多糖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多糖质量浓度为2.0 g/L时,DPPH·的清除率(79.72%)达到最大,·ABTS^+清除率(39.63%)达到最大,其Fe^3+还原能力也达到最大值(0.78);松塔多糖能够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NO,并没有对细胞增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河中游的大量来沙导致其下游河道沉积升高而变成了悬河,成了防洪的潜在威胁。为了揭示半个世纪以来黄河下游的沉积态势及其沉积速率的时空变化,选取了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洛口、利津4个典型水文站1960年以来的水沙和河道断面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水沙变化趋势,计算了不同时段河道断面河床沉积速率。结果表明:上述4个断面的沉积速率在时间上都有明显的减小趋势,这与流域逐渐增强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库调节和引水相关,而由于水库运行方式的不同,其中部分时段呈现较大的侵蚀速率,尤其自2010年以来侵蚀态势更为明显。断面河床沉积速率在空间上自高村以下呈现出沿程增大趋势,从沿程分布的辫状、弯曲和顺直3类河型来看,1960年以来的平均沉积速率在辫状和弯曲河段相近,而顺直河段最大,这主要与河道比降逐渐变小而引起的水动力变弱有关。为了持续降低黄河下游的沉积速率,中上游水土保持措施的持续实施和小浪底水库有计划的清水冲沙仍然是未来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纳米晶体(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s)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rils,CNFs)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例如,比表面积高(100 m2/g)、机械性能优越(弹性模量130~150 GPa)、密度低(低至1.6 g/cm3)、膨胀系数小(低至0.1×10-6/K)、生物相容性好、表面多羟基结构容易进一步修饰等,且原料易得、可再生和生物降解,是理想的先进功能材料构建砌块,已被证明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生物基纳米材料。近年来,纳米纤维素基水凝胶引起了大量的关注,并且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笔者主要综述了CNCs和CNFs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制备CNCs基水凝胶的物理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以及CNFs与金属离子交联、CNFs与聚合物交联两种制备CNFs基水凝胶的方法;其次重点介绍了CNCs和CNFs基水凝胶在药物递送、创伤敷料和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CNCs和CNFs基水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和面临挑战,并指明了CNCs和CNFs基水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1950—2015年长序列的水沙数据,以平滩流量作为漫滩洪水的参照值,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了黄河下游不同河段的排洪和输沙能力。结果表明:黄河下游的基本排洪能力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不同河段的排洪能力随时间变化具有比较好的一致性;排洪能力随时间变化表现为阶段性减小,与上中游来水的丰枯具有密切关系,并部分受到水库调节的影响,尤其是小浪底水库在水沙调控中的作用。并对比分析了1950—2015年日平均流量大于平滩流量的发生情况,发现漫滩洪水的发生频率是逐渐减小的,输送的水量与小于漫滩流量输送的水量相比也是逐渐减少的。输沙能力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差异,高村以上的游荡河段在20世纪后期都是逐渐减小的,21世纪初期的输沙能力逐渐提高,高村以下河段在研究期内的输沙能力变化较小,艾山—洛口河段基本不变,孙口—艾山河段和洛口—利津河段在1998年以前的变化不大,之后前者略有提升,后者略有减弱。研究期内黄河的排洪输沙能力总体上是减弱的,虽然现今水沙量显著减少,但河道的淤积升高仍然给排洪输沙带来很大的压力,提高黄河下游整个河道的排洪输沙能力依然是河道治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