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际关注的全球环境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及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况进行阐述,讨论了北京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最终提出北京市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方法]采用小尺度定量测定方法对北京城市绿地不同下垫面夏季空气温度、相对湿度、舒适度等进行研究。[目的]究明不同绿地下垫面对环境微气候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与依据。[结果]结果表明:1)下垫面类型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存在极显著性相关关系,其他16项样地特征要素指标与温、湿度无显著相关关系。2)不同下垫面昼均降温增湿效应排序为乔灌草>乔草>灌草>草地>裸地>水泥地面。3)8:00~18:00,除18:00外,不同下垫面在各时段的降温增湿效应排序与昼均效应一致;各类下垫面的温湿效应(含负效应)在14:00达到最大值,其中,乔灌草型下垫面降温4.50℃,增湿7.45%,水泥地面增温2.03℃,降湿2.82%。4)不同下垫面人体舒适度大体呈现出乔灌草>乔草>灌草>草地>裸地>水泥地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而生物资源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采用GIS分析方法结合基础资料,分别通过植被重要性和生境适宜性两个指标对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进行评价,结合山地定义边界,对威海环翠区山地生物资源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保护级别从高到低的4种保护区类型:生态管护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建设区和生态改善区4个区域并针对相应类型提出不同的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景山公园为观测对象,采用行为观测法,对夏季使用者游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是公园的主要使用人群。中、老年人对公园的使用时间明显长于青年人,活动类型以静态休闲、散步通行、体育锻炼等休闲娱乐为主,活动时间多集中在8:00~11:00,14:00~17:00时间内,宽敞、遮阴的广场等空间是他们活动的首选。青年人除了必要的散步通行,多以游览观赏为主,活动时间较为灵活,路线多集中于主要赏景线上。与大多数城市开放性公园一样,承担附近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仍是景山公园的主要使用功能,历史名园的特征并不明显,在利用中加以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紫竹院公园为调查对象,采用行为痕迹调查法对北京开放性公园使用者行为痕迹进行调查,从数量、类型、分布等不同方面分析痕迹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根据使用者行为痕迹特点,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累积型痕迹、磨损型痕迹、该有却没有的痕迹和公园设计、管理型痕迹,其中,磨损型痕迹和累积型痕迹是游人行为痕迹的主要类型。(2)一年四季中游人行为痕迹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秋季、夏季、春季、冬季。(3)累积型痕迹在一年中的变化及一天中的变化明显。本文建议:加强公园管理,倡导游人文明游园,改进公园设计。  相似文献   
6.
河北摩天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价值评价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河北省摩天岭山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实地调查统计,综合考虑植物观赏应用、开发潜力和生态习性等因素,建立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该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从中筛选出72种该区具有良好开发利用前景的野生观赏植物,并深入分析其园林观赏特性及应用形式,对评价值高的牛奶子(Elaeagnus umbellata)、北方荚逑(Viburnum hupehense)、薄皮木(Leptodermis oblonga)、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火绒草( 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 ) 、太行铁线莲(Clematis kirilowii)6种植物予以重点推荐。最后针对该区植物资源保护与有序开发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乡土景观营造运动的兴起,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植物景观设计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以河北省邯郸地区为例,采用系统取样法对邯郸摩天岭森林植被进行样地调查,通过对样地资料进行二元指示种分析方法(TWINSPAN)分类,获得了13个自然植物群落类型。进而以13个自然群落的层次结构和外貌特征为参考依据,应用园林艺术原理、植物造景等相关理论进行模拟,构建了可供城市园林绿地应用的多种植物景观配植模式。旨在为城市园林绿地中防护林地、林植、片植等绿地的植物群落的科学构建提供参考,也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捕食性瓢虫是城市绿地刺吸类害虫的优势天敌,对其进行科学招引,可有效控制刺吸害虫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并促进生态系统平衡。以北京城市绿地捕食性瓢虫为对象,在系统研究其发生规律和捕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绿地植物群落构建方法和模式。结果表明:1)调查共发现捕食性瓢虫15种,隶属11属,异色瓢虫等4种瓢虫为优势种,具有较高的优势度和生态位宽度;2)优势瓢虫的数量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达到高峰;3)蒙椴等10种植物被筛选为捕食性瓢虫的补充营养蜜粉源植物;4)蒙椴等15种植物被确定为诱集捕食性瓢虫的可利用植物;5)以植物景观规划、核心区域选定、目标设定、蜜粉源植物选择和群落构建为基本步骤,提出以捕食性瓢虫为招引目标的植物群落构建方法和3种植物群落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9.
园林绿地有着较为丰富的植物和天敌昆虫群落结构,通过提高天敌昆虫的控害能力有可能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而补充营养对提高天敌生物防治效率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为此,本文采用扫网方法调查筛选了对不同种类天敌具引诱作用的地被植物。结果显示欧防风Pastinaca sativa、刺芹Eryngium foetidum、甘野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和抱茎苦荬菜Ixeridium sonchifolium为食蚜蝇嗜食补充营养植物,蛇鞭菊Liatris spicata、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蓍草Achillea sibirca、荆芥Nepeta cataria、薄荷属Mentha、美国薄荷Monarda didyma、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景天科Crassulaceae和硕葱Allium giganteum为喜食补充营养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和金鸡菊Coreopsis drummondii等菊科Asteraceae植物为补充营养植物;荆芥为草蛉喜食补充营养植物;欧防风和刺芹为瓢虫补充营养植物;欧防风为寄生蜂喜食补充营养植物。夏季开花的欧防风、抱茎苦荬菜,晚秋开花的甘野菊对提高天敌的生防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紫竹院公园使用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竹院公园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对其进行使用状况评价。通过对使用者基本信息、游憩情况、公园设施评价和公园总体评价进行研究,分析紫竹院公园使用状况,探求使用人群特点及其需求。结果表明:1)中、老年人成为公园的使用主体;2)活动内容因不同人群而异;3)健身设施和公园管理问题受到关注。建议:1)研究和建设以中老年人为使用主体的城市公园绿地是老龄化社会必须解决的课题;2)针对不同活动内容而进行的空间组织是城市公园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