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结果表明 ,用 2 5 %辉丰百克乳油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显著。用 2 5 %辉丰百克 3ml对水 8kg ,浸种 5kg ,拔节期、灌浆期对恶苗病的防效达 10 0 %,且对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一套快捷、方便、可靠的生菜细菌性软腐病抗性评价方法,通过比较不同软腐致病菌、接种方法、苗龄、接种后调查时间对软腐病发病的影响,对华北地区主栽的50个生菜品种,通过春、秋2茬试验对其软腐病抗病性进行了综合鉴定,为生菜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采用针刺法,接种胡萝卜果胶杆菌巴西亚种菌株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is BC1于7-8真叶期的生菜幼苗,并在接种48 h后调查病情,可有效地对生菜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对50份生菜种质资源的综合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裕生4号、橡生二号、意大利生菜等10个品种抗性级别为高抗;北生2号、汉堡、雷达等31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其他9个品种表现为感病;无高感和免疫品种。不同类型的生菜种质对软腐病的抗性不同:相对于散叶生菜,结球生菜和直立型生菜抗性资源较为丰富;大部分紫色生菜品种比绿色生菜更具软腐病抗性。  相似文献   
3.
两种灌溉方式下保水剂用量对裸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保水剂和滴灌是两种节水措施,在小麦、玉米和番茄上广泛应用。燕麦是一种对水分敏感的作物,籽粒产量和品质受水分影响较大,目前这方面研究较少。本文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传统灌溉和滴灌两种灌溉方式下4个保水剂用量(0、30、60和90 kg hm-2)对裸燕麦白燕8号籽粒产量、籽粒品质、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和饲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灌溉处理的籽粒产量比滴灌处理高14.78 %,粗蛋白、粗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比滴灌处理分别降低1.22%、2.73%和3.36%,差异显著(P < 0.05)。滴灌处理下籽粒中钙、镁、钾、锌、铁含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灌溉,锰含量差异不显著。滴灌处理的相对饲用价值为122.38%~135.67%,显著高于传统灌溉(118.75%~134.44%)。保水剂用量对裸燕麦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滴灌条件下施用保水剂比不施保水剂增产2.95%~12.14%,传统灌溉条件下施用保水剂比不施保水剂增产1.1%~5.0%。60 kg hm-2保水剂有利于裸燕麦大多数品质性状的提高,以及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软腐病是大白菜生产上主要发生病害之一,其病原菌通常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Pcc)。从北京房山区大白菜软腐病样中分离获得一株菌株KC20,其在LB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呈圆形、乳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且边缘整齐,在半选择性培养基CVP上产生典型的杯状凹陷。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侵染引发的大白菜软腐症状与田间大白菜软腐自然发病症状相同。利用果胶杆菌属特异引物Y1/Y2可扩增出预期大小为434 bp的目的片段;ITS-PCR和ITS-PCR-RFLP结果发现,KC20与P.carotovorum菌株带型均不相同。KC20的16S rDNA基因完整序列与已报道的标准菌株P.aroidearum SCRI 109T(JN600323)的相应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该序列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表明,KC20与已报道的P.aroidearum菌株聚集,并形成了明显的P.aroidearum类群,基于pmrA基因序列和基于果胶杆菌8个看家基因(acnA、icd、gapA、mdh、mtlD、pgi、proA和rpoS)的MLSA-多位点序列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果。以上结果表明,引发北京地区大白菜软腐病的病原菌株KC20为果胶杆菌P.aroidearum。人工接种条件下,KC20还可侵染马蹄莲、虎眼万年青、马铃薯、鳄梨、西葫芦、胡萝卜、生菜和芹菜等植物;该菌株具备在37℃以及含有7%NaCl培养基中生长的能力,能液化明胶;可利用棉籽糖、纤维素二糖、蜜二糖,不能利用异麦芽酮糖、D-麦芽糖、D-阿拉伯糖、D-山梨醇、菊糖等。大白菜软腐病新病原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的发现加深了我们对该病害的了解,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一批引进后隔离培养中患病的红掌种苗,进行了根系线虫检测,通过病症分析、线虫形态测量、rDNA-ITS区序列分析等鉴定,结果表明:检测的线虫形态和香蕉穿孔线虫基本一致,rDNA-ITS区测序结果序列一致性为98%~100%.本报道再次证明香蕉穿孔线虫在红掌上的分布和危害,应该对种苗的跨区引进和种植过程进行严格的检疫.  相似文献   
6.
从云南富源、楚雄以及四川宜宾等魔芋产区的发病植株中分离到3株魔芋软腐病致病菌MY7、MY11和MY18,通过对形态、致病性和分子特征的分析,明确了其生物学特性和系统分类,并评价了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对魔芋软腐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菌株MY7、MY11和MY18均能产生果胶酶,属有运...  相似文献   
7.
软腐病和菌核病是生菜生产中两大毁灭性病害。为有效控制这2种病害,利用平板稀释和对峙法,从生菜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拮抗菌BPC6,其菌悬液、无菌滤液对软腐病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和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生长均具有抑制效果,该菌株也能抑制其他14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形态学、16S rDNA及基因组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PC6能产生纤维素酶和蛋白酶,不能产生几丁质酶和嗜铁素。比浊法分析的生长曲线显示,BPC6能在1%~10% NaCl及pH 5.0~9.0条件下生长。通过分析不同浓度BPC6对软腐病菌和菌核病菌侵染生菜离体叶片的影响,明确了菌株BPC6适宜用量为1.4×109~2.8×109 CFU/mL。菌株BPC6对生菜软腐病和菌核病盆栽防效分别为44.09%和53.58%,对菌核病大田防效为77.41%。本研究表明BPC6是一株对生菜软腐病和菌核病具有拮抗作用的潜在生防菌。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用25%辉丰百克乳油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显著。用25%辉丰百克3ml对水8kg,浸种5kg,拔节期、灌浆期对恶苗病的防效达100%,且对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京郊快菜软腐病的病原,对取自北京不同区县的发病快菜植株进行组织病原菌分离、培养和回接试验,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对病原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测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纯化得到的29株菌株中,17株被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巴西亚种,其余12株被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同时也识别到9株非典型Pcc菌株,表现为不能分解柠檬酸盐或不具备在37℃和7%Na Cl条件下生长的能力,可微弱利用D-阿拉伯糖醇、异麦芽酮糖醇和D-麦芽糖。致病力测试结果显示,仅2株Pcb菌株和1株Pcc菌株表现为中等致病力,其余菌株均表现为高等致病力。明确了引发北京地区快菜软腐病致病菌的种类为Pcb和Pcc,且致病力普遍较强,可为其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麦是我省沿海主要夏粮作物,大麦条纹病是二校大麦的主要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近2年发生严重,如濒临黄海的射阳县常年种植面积2~2.6万公顷,以作为生产啤酒麦芽原料的二棱大麦为主。1996年冈二、港啤一号大麦自然病株率5%~21%,平均11.4%;1997年病情明显重于1996年,自然病株率2%~56%,平均21%,重病田减产50%,总产减3072吨,对单产的提高和总产影响甚大。1996~1997年我们对大麦条纹病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1二棱大麦条纹病重发的原因1.1播种迟,播种至出苗时间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