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1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籽壳对黄萎病菌的抑菌作用和抑菌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过去观察,棉籽壳有明显抑制黄萎病菌的作用。本试验初步证明这一抑菌物质具有丹宁类物质的某些特性。不同铃龄各部位的抑菌强度总趋势,与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得的丹宁类物质含量趋势一致,即不论大、中、小铃,感病及抗病品种,种壳的抑菌作用均大于胎座。初步认为种壳中较高浓度的丹宁类物质是种子内部带菌率极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纯丹宁在棉籽饼粉酒精洋莱培养基中的抑菌作用较供试的其它培养基小,说明此培养基用于种子带菌分离的优越性。棉花枯萎病菌对丹宁的耐受力显著高于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2.
陈吉棣 《植物保护》1964,2(5):222-223
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一样,早经确定是土壤传染的病害;病残体、风、雨、农具等都是传播病害的主要途径。关于种子带菌问题,自1923年以来,棉花枯萎病的种子带菌已不断得到证实,国内外均予重视。黄萎病是否能以种子传布,在学术上一直是一个争论的问题。我国棉花黄萎病的最早来源被认为是随美棉输入而侵入的;国外也有不少关于因输入美棉或其他病区棉种而发现黄萎病的报导。国内还有不少调查资料证明,枯萎病和黄萎病往往都以棉花研究单位和良种繁育场发生较早,逐步向外扩展,因而将这二种病害列为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3.
 为查清河北省坝上发生的小麦腥黑穗病是网腥还是矮腥,按腥黑穗菌标准鉴定方法作了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4.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种”的鉴定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我国棉花黄萎病区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四川、云南、新疆、江苏等8省(区)9个菌系中分离到的280个单孢菌系,经鉴定全是大丽轮技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这些单孢菌系产生微菌核的数量、形状、大小以及在30℃下菌落生产速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一些菌系对棉花的致病力也不同。但这些差异是属于生理上的分化,并非另属一种。  相似文献   
5.
 根据黄萎病菌在培养基上能形成微菌核的特性,寻找适于种子与土壤中黄萎病菌微菌核形成的培养基和相应的检查种籽和土壤带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北京,黑龙江等地采集呈萎蔫症状,或叶片具枯褐斑块的栽培及野生植株,用病组织保湿和分生孢子液划线法,从北京茄子、马铃薯、利马豆、菜豆、豇豆、茼麻、藜、葎草,黑龙江阿城、密山的茄子、黑龙江克山、河北坝上的马铃薯等上,都分离到了气生菌丝不发达、产生褐色厚膜孢子的轮枝菌。纯化四川棉花研究所微呈褐色的V.dahliae Kleb.菌株,也得到了相似的真菌。本文对不同来源的菌株作了详细研究,并根据形态、色泽、生长最适温度,30℃下生长情况、分布等,鉴定为V.nigrescens Pethybr.。这在中国是首次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自福州、三明、北京三地收集的60个病菇上,得到了两种轮枝菌:菌生轮枝菌Verticillium fungicola(Preuss) Hassbrauk (Syn.V.malthousei Ware,马氏轮枝菌)和蘑菇轮枝菌V.psalliotae Tresch。我国过去编写的有关洋蘑菇栽培的小册子或著作中,虽提到了马氏轮枝菌,但没有自己的研究资料。蘑菇轮枝菌是我国的新记录,文中对两种轮枝菌的形态作了详细描述,并对其在洋蘑菇上的症状和预防措施,作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蜡蚧轮枝菌及其在生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六十年代是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虫迅速发展的时代。国内外对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做了大量工作。自1970年以来,许多国家开始了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的应用研究。英国温室作物研究所Hall对能寄生植物害虫(如蚜、蚧)和病菌(如锈菌、白粉菌)的蜡蚧轮枝菌的分类、生物学特性,毒力测定、与化学农药的配合使用、温室及田间应用等取得很大进展。印度Easwaramoorthy等也做了大量田间防治工作。现简介有关研究概况,供生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稻新病害——紫鞘病的症状及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紫鞘病又名紫鞘黄叶病、紫杆病,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病普遍,病株减产15%左右。病因曾有生理性、跗线螨、叶鞘腐败病诸说。  相似文献   
10.
棉花黄萎病种子内部带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1966三年共分离采自严重黄萎病株下部的尚未开裂成铃种子11505粒,平均内部带菌率<0.026%。系统分离棉铃各部位,其带菌率的趋势为:铃柄>铃托>胎座。从已吐絮的成熟铃内种子内部带菌分析结果看:1964年共分离外部带菌率约为5%的种子1557粒,全部未长微菌核。1966年分离病铃内成熟种子4049粒,只有一粒在种壳上长出了微菌核,带菌率为0.025%。用浓胞子液在田间灌注接种初裂铃,依受病程度不同,种子内部带菌率为0.93—2.4%。青铃注射接种的内部带菌率为10.40—70.40%。新吐絮铃喷洒接种,虽保湿1—2天,种子内部未分离到病菌。说明在菌量大,营养及温、湿度条件非常适宜时,病菌也可自种壳侵入内部,使有相当高的带菌率。通过三年的试验,作者肯定在自然情况下黄萎病菌主要附着在棉籽短绒上。内部带菌率极低。在轻病或无病棉株上选收正常吐絮铃内种子,内部基本不带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