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榆林丘陵沟壑区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在对本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生态私有的战略意义、环境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等方面阐述了其必要性;并具体分析了农户户主的文化程度、户均人数等人口素质与人均收入的定量关系,对生态私有的可行性进行了说明。对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农业区。黄十高原生态建设的目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在对环县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治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以及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生态农业发展的研究。表明环县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人口压力过重、水土流失加剧、植被缺乏、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等。提出生念建议与农业发展的模式,即“林草封顶、桃杏缠腰、阳坡刺槐、阴坡油松、坡地梯田、乔灌混交、杨柳垫底、沟道筑坝”。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环县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作者的实地调查,对甘肃省环县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环县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人口压力过重,贫困人口多;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缺乏,人为破坏严重;耕地质量差,土壤垦殖率高;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多等。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提出本区域建立生态农业产业基地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适用于此区域,对西部其它一些生态脆弱,农业生产条件差的地区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4.
郝高建  邹婷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4,15(12):2264-2270
通过对陕南汉中地区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以汉中市南郑县1为例,对该县的移民搬迁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搬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具体从南郑县区域特征入手,通过对移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同时以大量数据进行辅助研究,将南郑县移民搬迁现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同时就移民搬迁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具体分析了该县的发展前景,对于南郑县乃至陕南地区的移民搬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问卷调查,了解凤县居民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认识和看法。同时,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及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水土流失防治的方法,探索针对秦岭水土流失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分析总结了宁夏西吉县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实行严格的人口政策、界定有效的林草地产权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建设模式、发展特色产业的对策,以形成内生机制促使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研究结果对宁南山区及其它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安康市紫阳县斑桃镇斑桃村为例,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考察,对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具体分析了农户户主的文化程度、户均人数等人口素质与人均收入的定量关系,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说明了在该地区实行生态私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秦岭北麓地区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以宝鸡市凤县双石铺镇双石铺村为例,对该县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具体分析了农户户主的文化程度、户均人数等人口素质与人均收入的定量关系,对生态私有的可行性进行了对比说明。另外,具体分析了凤县的经济发展前景,对于秦岭的综合治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榆林丘陵区的实地考察和调研 ,在对本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 ,对本区出现的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 ,探索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村级单元生态建设和农业的发展道路。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开发中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以榆林市农业生态科技园为例,阐述了农业生态科技园的内涵与设计原则,分析了本区设立科技园的优势,它集科技农业示范、干旱区生态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和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并结合农业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等相互协调发展,以沙产业为中心,突出干旱区特色,同时提出了产业园的管理模式,并对其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求对干旱区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