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5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优质、高产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苏杂66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概述了苏杂668的选育过程,阐明了苏杂668的特征特性、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性表现,并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苏棉15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病性、抗虫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苏棉 17号 (原名宁杂 30 7)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种棉新组合。 1996~ 1997年江苏省杂种棉区试和 1998~ 1999年江苏省棉花生产试验结果表明 ,该组合结铃性强 ,丰产性好 ,高抗枯萎病 ,纤维品质符合纺工要求。于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 选育经过苏棉 17号的母本为四川省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核雄性不育系抗 A1,父本是本所自育的品系 92 - 0 97。其选育过程如下 :   年 份育种内容1992抗 Al× 92 - 0 971993组合鉴定1994~ 1995多点鉴定1996~ 1997江苏省杂种棉区域试验1998~ 1999江苏省棉花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4.
以5个芽黄品系和6个常规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测定30个组合在主要农艺性状上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陆地棉芽黄品系和常规品种杂交,F1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比较各性状竞争优势的相对大小可知,子、皮棉产量的优势最大,分别达10.57%和10.78%,果枝数、果节数、铃数和早熟性次之,纤维品质性状的优势较小。其中10个组合F1皮棉产量的竞争优势率超过15%杂种棉审定的增产阈值,尤以(nv32×苏棉3号)、(v16v17×鲁棉11号)这两个组合最突出。不同组合杂种一代间的性状变异主要受基因型控制,16个性状同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差异,芽黄品系和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BSA-seq发掘棉花适宜机采的果枝长度相关QT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群体分离分析法与下一代测序技术相结合,定位与棉花果枝长度关联的数量性状位点。【方法】以Ⅰ式果枝品系苏机棉125和Ⅱ式果枝品种泗抗1号为亲本,构建棉花F2分离群体。根据F2群体单株中部果枝节间平均长度,选择极端性状单株分为2组,构建DNA混池。再对2个混池进行重测序,分析2个混池之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插入缺失突变,并利用欧式距离法关联与果枝节间长度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结果】利用测序获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数据,在A3染色体上定位到1个与果枝节间长度关联的区域,区间范围为0.8Mbp;利用测序获得的缺失突变位点数据,也在A3染色体上定位到1个关联区域,区间范围为1.09Mbp;2个关联区域互相重合,重合区间为0.77Mbp。【结论】本研究中Ⅰ式果枝相关基因被定位在A3染色体上,说明棉花Ⅰ式果枝和〇式果枝的差异是因为遗传位点和模式的不同,而不是同一基因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6.
棉花种质资源是选育高产、优质新品种的物质基础,在推动棉花持续增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范围及数量不断扩大,国内学者对棉花种质资源的创造和鉴定做了大量工作,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可靠的亲本来源和选配依据。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对原棉品质需求的提高以及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加重,棉花生产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对发现的陆地棉狭窄苞叶突变体苏BM009进行了初步研究,狭窄苞叶突变体的光合性能测定结果表明,突变体叶片的净光合效率与正常苞叶植株没有显著差异,甚至优于正常苞叶.对该狭窄苞叶突变性状的育种利用价值及其在原棉品级改良和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方面展开了客观的评价、讨论.  相似文献   
8.
苏杂6号(原名苏抗2102),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最新选育的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  相似文献   
9.
不同铃形的陆地棉棉铃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圆锥形、卵圆形及圆球形三种铃形的1 5个陆地棉品系的棉铃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铃形为圆锥形的品系铃体积、长度、宽度、长宽比最大,不孕子率最高,子指最大,但其棉铃经济系数最低;铃形为卵圆形的品系衣分最高,但其铃体积、宽度最小,铃重最低,每囊健子数最少;铃形为圆球形的品系铃重、棉铃经济系数最高,每囊健子数最多,但其衣分、不孕子率最低,子指最小.(2)在纤维品质方面,铃形为圆锥形的品系纤维长度最长,整齐度、比强度最高,麦克隆值最小,综合纤维品质优于卵圆形与圆球形铃品系.(3)相关分析表明,铃体积、长度、长宽比与棉铃经济系数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铃体积、长度与麦克隆值存在显著负相关,铃体积与比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棉种DNA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基于DNA变异的新型分子标记,从而带动了DNA指纹图谱技术的快速发展。此技术已在棉花品种鉴定、种子纯度检测和品种亲缘关系及分类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