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走访考察,对西沙群岛野生蜜粉源植物的种类、主要蜜粉源植物及辅助蜜粉源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沙群岛共有42种蜜粉源植物,隶属于24科36属,其中主要蜜粉源植物有4种,辅助蜜粉源植物有2种,以抗风桐、草海桐、蒺藜、椰子组成主要蜜粉源植物,以海滨木巴戟和海岸桐组成主要辅助蜜粉源植物,这些植物大部分是野生植物,少部分是栽培作物。我们对西沙群岛野生蜜粉源植物资源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蜂巢小甲虫(Aethina tumida Murray)是寄生蜜蜂的重要害虫,近年入侵我国并呈严峻的扩散蔓延态势。幼虫龄期的确定是进行发育生物学研究和害虫预测预报防治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蜂巢小甲虫龄期的划分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测量蜂巢小甲虫幼虫头壳宽、体长、体宽和触角间距4个指标,并根据所测数据的频次分布图以及Dyar法则推断蜂巢小甲虫幼虫龄期数为3龄。1、2、3龄幼虫头壳宽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65.37±1.62、441.41±3.67和709.74±4.63μm,触角间距的平均值分别为173.78±0.94、298.61±2.34和441.88±2.23μm。经Crosby法则、线性回归、二次多项式回归和指数回归的方法验证,结果均表明该幼虫分为3龄是合理的,头壳宽可作为龄期划分的最优形态特征指标,体长和体宽变异性较大,不宜作为幼虫龄数划分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是蜜蜂属个体最大的蜜蜂,与大蜜蜂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我国黑大蜜蜂仍处于半野生状态的原始方式饲养。概述黑大蜜蜂的分类地位、生物学、天敌及防御机制、经济价值等,提出保护黑大蜜蜂的重要意义及建议,旨在利用黑大蜜蜂为农业发展带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发育期及授粉方式对设施甜瓜稳定同位素比值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EA-IRMS),测定在不同发育期和授粉方式中设施甜瓜的4种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δ18O和δ2H),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解析激素授粉和中华蜜蜂授粉对甜瓜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和环境条件下,自然分馏效应导致设施甜瓜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同位素差异。在甜瓜发育期间,不同授粉方式设施甜瓜的δ13C、δ15N和δ18O值较稳定,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发育30 d时激素授粉与蜜蜂授粉甜瓜的δ2H值分别为-43.63‰和-53.50‰,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稳定同位素在甜瓜发育过程中以及不同授粉方式下的分馏情况,其中δ2H值可作为甜瓜授粉方式的一项标识性指标,对丰富设施甜瓜溯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海南省种植的益智访花昆虫种类、访花频次、时间及访花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益智访花昆虫有4个目(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7个科,13种昆虫,根据其访花频次及访花行为的观察,明确中华蜜蜂和大蜜蜂为益智的主要传粉昆虫。日活动规律观察表明,中华蜜蜂属于双峰型,访花高峰为9:00~9:30和16:00~16:30;大蜜蜂属于单峰型,访花高峰在13:00~13:30。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合海南省设施蓝莓授粉的蜂种,对中华蜜蜂和地熊蜂的访花行为和授粉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地熊蜂和中华蜜蜂的访花行为存在差异,地熊蜂个头大,在访花过程中容易将快要凋谢的花朵扯落,有助于预防霉菌的发生;地熊蜂平均访花数为(5.37±0.22)朵/min,显著高于中华蜜蜂的(3.20±0.22)朵/min;中华蜜蜂单花访花时间为(13.05±1.01)s,显著高于地熊蜂的(7.93±0.61)s;9:30–10:00是中华蜜蜂访蓝莓花的高峰期,12:30–13:00为地熊蜂访蓝莓花的高峰期;单位面积蓝莓中华蜜蜂访花蜂数量平均为(17.70±2.02)只,地熊蜂为(12.22±2.95)只,二者差异不显著;中华蜜蜂为设施蓝莓授粉的座果率和平均单果重分别为82.38%、(3.10±0.12)g,均显著高于地熊蜂的64.91%、(2.81±0.09)g,但二者的平均株产量和亩产量差异不显著。由此说明,单只地熊蜂授粉效率高于中华蜜蜂,但群体的中华蜜蜂授粉效果高于地熊蜂。综合考虑,建议选用中华蜜蜂为海南设施蓝莓授粉。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海南省蜂业资源布局,探究海南省蜜源植物与蜂蜜产量的关联度。基于2010—2018年海南省统计年鉴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热带主要蜜源植物面积的时空变化情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热带蜜源植物面积与海南省蜂蜜产量的关联度。在海南省热带作物、热带水果和南药中,影响海南省蜂蜜产量的主要植物面积依次为槟榔(关联度为0.9326)、益智(关联度为0.8973)和橡胶(关联度为0.8899)。海南省具备开发热带特色蜜的蜜源条件,建议海南省合理布局热带特色蜜源植物,开发特色蜂蜜(如槟榔蜜、益智蜜、橡胶蜜等),有利于提高蜂蜜产量和授粉农业收益。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奈氏腺粗提物对工蜂采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腹部提取法、腺体切除法与注射提取法提取的奈氏腺粗提物对中华蜜蜂工蜂采集行为有影响,采集蜂会在奈氏腺粗提物周围做无规则剧烈飞跃,腹部不断左右摆动,同时伴有振翅现象。风洞试验和室外试验结果表明,腺体切除法收集到的奈氏腺粗提物引诱中华蜜蜂工蜂的效果最好,注射提取法次之。3种不同方法收集到的奈氏腺粗提物均随着其放置距离增加,采集蜂访问的数量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