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培春  孟林  高洪文  张国芳  田小霞 《草地学报》2011,19(4):619-624,630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反复干旱法,对引进的20份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种质材料,以存活率、株高、绿叶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6个指标的抗旱系数值,采用聚类分析法、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份无芒雀麦苗期抗旱性划分成3个级别,其中抗旱性较强的有9份材料,抗旱性较弱有6份材料,抗旱性居中的有5份材料。20份无芒雀麦种质材料苗期抗旱性排序结果为ZXY06P-1621抗旱性最强,ZXY05P-1171最弱。不同抗旱级别种质材料的光合特性表现为:随着持续干旱胁迫延续,其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复水后迅速上升;而CO2浓度的变化趋势则呈相反变化趋势,且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变化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强的材料能够保持较高的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利用优良单株选择法对采自新疆天山北坡的野生偃麦草开展无性系的选育研究,经过两次单株选择,初步选育并确定了生态生物学性能稳定、生产潜力大的偃麦草优良无性系。以原始群体为对照,开展了分蘖时期叶片单位面积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光能利用率(LUE)等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规律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无性系和对照的Pn、Tr、Gs、Ci和WUE均呈现较一致的“双峰型”变化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光午休”现象,而LUE日变化进程表现为“U”字型。无性系的Pn、Tr、Gs、WUE出现第一次高峰的时间均在100∶0左右,而出现第二次高峰时均较对照由160∶0提前到140∶0左右。  相似文献   
3.
促进偃麦草属植物种子萌发是偃麦草属植物栽培草地成功建植的关键。通过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 GA3溶液(0、500、1 000、1 500 和 2 000 mg/L)对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偃麦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分析外源 GA3对 3 种偃麦草属植物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 GA3处理浓度的增加,3 种偃麦草属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提高,1 500 mg/L 是最适合打破种子休眠而萌发的浓度;GA3浸种处理促进了 3 种偃麦草属植物种子胚根和胚芽的生长,提高了内源生长促进物质 IAA 和 GA3 含量,降低生长抑制物质 ABA 含量,且提高了胚芽的 POD 活性,降低了 MDA 含量。 1 500 mg/L 外源 GA3浸种处理可较好地调控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继而促进种子萌发,为偃麦草属植物种子高效生产和草地建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15份马蔺材料苗期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温室模拟旱境胁迫-复水方法,对采自我国北方不同生境条件下的15份野生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种质材料苗期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综合比较其抗旱性能。结果显示:随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植株相对生长率均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与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则有增加趋势,复水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数学聚类分析,可将15份马蔺种质材料的抗旱性划分为3个抗旱级别,即相对抗旱包括ML008、ML007、ML015、ML009和ML006;中度抗旱包括ML014、ML012、ML011、ML013、ML010、ML005、ML004和ML003;相对旱敏感包括ML002和ML001。各种质材料抗旱生理指标间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5.
采用非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我国北方5省区不同居群的23份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Fisch.)Koidz.)种质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特征分析,旨在揭示其遗传多样性,以及不同居群马蔺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对迁移率(Rf)为0.041~0.875的位点处,共有40个位点检测出谱带,其中共有谱带8条,特征谱带15条,说明不同居群间马蔺种质间存在一定同源性,部分居群的马蔺种质会发生遗传变异。来自内蒙临河8号(BJCY-ML013)和吉林长岭19号(BJCY-ML028)之间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3726),亲缘关系较远;而新疆伊犁的14,17号和13,18号(BJCY-ML022,BJCY-ML026和BJCY-ML021,BJCY-ML027)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均最大(0.9839),亲缘关系较近,其他材料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4049~0.9678。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相似性系数为0.79时,可将23份野生马蔺种质材料划分为5大类群,分布于相似生态地理环境的马蔺种质材料基本可聚为同一大类,表明23份马蔺种质材料与其分布的生态地理环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香草是集观赏、食用、药用及深加工等广泛用途为一体的植物类群,近年来已发展成为新兴的园林绿化植物.为开发利用北京地区的乡土香草资源,在调查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的香草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香草资源共19科58属78种(2个变种),含属、种数较多的科有唇形科(Labiatae)、菊科(Compositae)和伞形花科(Umbelliferae);在生活型上,多年生草本共51种,占总种数的65.38%.对分布区域进行了初步归纳和总结,并探讨了北京香草植物的应用前景,旨在对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设置接种根瘤菌(IR)、接种根瘤菌+次年返青追施氮磷钾复合肥(IR+AF)和不接种根瘤菌+不施肥(对照组CK)三种处理,对林下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的生长表型、结瘤数量、初花期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及土壤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R和IR+AF处理均可促进林下红三叶植株生长,提高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特别是IR+AF复合处理下的初花期红三叶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分别较CK增加18.70%,19.39%,8.96%和6.98%,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较CK提高22.67%,13.46%和17.78%,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较CK显著降低16.22%和14.57%,相对饲喂价值显著增加28.29%;IR单一处理利于促进初花期植株根系结瘤,有效结瘤总数达92.33个·株-1,是CK的1.94倍;IR和IR+AF处理均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特别是IR+AF处理下0~10 cm和1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显著增加41.28%和35.59%,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12.50%和51.75%,本结果为林下...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林下“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混播草地放养对北京油鸡肌肉营养品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体重相近的9周龄北京油鸡母鸡随机分为3组:林下清耕地散养组(养殖密度90只·667 m-2,CK)、林下混播草地放养组(设置2个养殖密度,即90只·667 m-2(T1)和120只·667 m-2(T2)),采用划区轮牧的方式饲养至21周龄。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T1和T2组显著提高了胸肌和腿肌的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P<0.05),T2组还显著提高了腿肌的鲜味氨基酸含量(P<0.05)。此外,T1和T2组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P<0.05),十二指肠菌群中益生菌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也得到显著提高(P<0.05),但对回肠和盲肠菌群结构无影响。综上所述,林下混播草地放养显著提升了肌肉氨基酸品质,这可能与十二指肠菌群结构发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香草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香草具有观赏、食用和药用等多种功能和利用价值,对其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娱乐休闲园建设、居室点缀装饰和有机安全果园生产趋避等的生态观赏价值,而且香草及其深加工产品,会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从香草的基本涵义出发,对香草资源的主要类群及成分、功能特性及用途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论述,且从国内外香草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香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并提出了其开发利用的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麦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标记对15份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为获得稳定的新麦草ISSR反应体系,对反应条件中的dNTP、Taq酶浓度、引物浓度、Mg_(2+)浓度等因子进行了优化,建立起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 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dNTP 2.5 μL、Taq酶0.2 μL、Primers 1 μL、Mg~(2+)1.5 μL、2.5 μL 10×Buffer、2 μL模板DNA和ddH2O 15.3 μL.ISSR标记结果显示,筛选出的重复性好、谱带清晰的ISSR引物8条,共获得84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2个,多态性比率(PPB)为85.7%.通过遗传相似系数(GS)的计算,供试种质材料间的GS值在0.440 5~0.904 8之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15份新麦草种质材料划分为四大类,且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