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利用福建南亚热带4个蔗区3年甘蔗干物质累积的试验观测资料,拟合出符合福建蔗区气候特点的甘蔗生长曲线,分析了影响甘蔗干物质累积速度的因子,得出在福建6月底梅雨季结束前的基础干物质和叶面积指数的多寡,影响到7—9月最佳气候期丰富光热资源的利用程度,与最终的蔗茎产量关系密切。提出了提高福建甘蔗单位面积产量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福建褐稻虱迁飞降落大气环流类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据福建省农业厅1975~1992年19个植保站峰迁资料配合大气环流形势,分析褐稻虱迁飞运行和降落的气象特征。春季该省850hpa高空常受切变线南侧和副热带高压(下简称副高)脊线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影响,中南亚和海南岛等地褐稻虱主要是伴随降雨和下沉气流降落,表现为北迁。夏季850hpa高空常受副高脊线西北部的西南气流影响,夏末又有高压东侧的东北气流影响,褐稻虱主要亦是伴随降雨和下沉气流降落,此季北迁仍为主流,夏末也有部分南迁。秋季850hpa高空常受高压东或东南侧的东北气流影响,褐稻虱主要是伴随下沉气流和降雨降落,南迁为主流,但也偶有部分褐稻虱随西南风迁入该省,表现为北迁。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对福建粮食种植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几个代表点1951 ̄1996年近50年的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福建南部,西部,中部,北部三种稻作区1981 ̄1990年,1991 ̄1996年、1981 ̄1996年与前30年(1951 ̄1980年)对比种植高度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未来气温高0.5℃时各熟制种植高度提高50m,相当于北界北移0.25个纬度,分析80年代后气侯变化不利我省冬小麦生产,应控制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并根据气候变化规  相似文献   
4.
三年四个点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地上部各器官(茎、叶、鞘)的干物质累积均为“S”形变化规律,均适于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得出福建省甘蔗干物质累积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各地各年不同,但都在8月上旬-10月下旬附近或提早或推迟一至二旬。找到了影响甘蔗产量高低的关键气象因子:关键期内的光温积(即旬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乘积的累加)、生长后期平均日照时数。提出了提高福建省甘蔗单产的农业技术措施必须是围绕着能够使甘蔗早日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以充分利用一年中光温条件好的时段的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5.
甘蔗群体生长及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年四个点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地上部各器官(茎,叶鞘)的干物质累积均为“S”形变化规律,均适于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得出福建省甘蔗干物质累积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各地各年不同,但都有8月上旬-10月下旬附近或提早或推迟一至二旬。找到了影响甘蔗产量低的关键气象因子;关键期内的光湿积(即旬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乘积的累加),生长后期平均日照时数。提出了提高福建省城蔗单产的农业技术措施必须是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