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藏兽医药用植物联合抗菌药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情况,本试验将61种藏兽医药用植物水提物和5种抗生素联用,并对藏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SCP-ExP-coli 2017-4307株)开展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藏兽医药用植物药敏试验表明,川西獐牙菜等12种药用植物水提物的MIC值为31.25 mg/mL;山苦荬等22种药用植物水提物的MIC值为31.25 mg/mL;白苞筋骨草等6种药用植物水提物的MIC值为62.5 mg/mL;大籽蒿等12种药用植物水提物的MIC值为125 mg/mL;手参等4种药用植物水提物的MIC值为250 mg/mL;白花油麻藤等5种药用植物水提物的MIC值≥500 mg/mL。联合药敏试验表明,白苞筋骨草、垂头菊和藏紫草等18种药用植物水提物与四环素、链霉素、氨苄西林联用呈现相加作用,其中以垂头菊和藏紫草的相加作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2.
火龙果溃疡病是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严重危害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离体枝条试验和大田试验评价了25% 吡唑醚菌酯·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 吡唑醚菌酯·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值为1.628 mg/L),其毒力略高于单剂25%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相似文献   
3.
火龙果溃疡病是火龙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对火龙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近年来火龙果溃疡病的发生频率逐年增加.本研究通过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病菌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戊唑·咪鲜胺、肟菌·戊唑醇、吡唑·毒氟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EC50分别为0.0209,0.0762,2.0358 mg/L,本研究为...  相似文献   
4.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和脱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没有共同的抗原性。临床表现与典型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某专业合作社一起藏猪只大面积剧烈腹泻、呕吐、严重脱水以及体质消瘦的疫病,经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因此日常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预防控制。现主要对该病的防控措施进行阐述,为广大养猪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旨在调查四川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流行情况和遗传演化,作者用RT-PCR法对2018—2020年采集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的22个藏猪场332份藏猪粪便样本进行HEV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RT-PCR检测结果表明HEV核酸阳性率为20.48%(68/332,95% CI=16.3%~25.2%),22个规模藏猪场中HEV猪场阳性率为77.27%(17/22,95% CI=54.6%~92.2%),健康样本阳性率为2.86%(3/105,95% CI=0.6%~8.1%),腹泻样本阳性率为28.63%(65/227,95% CI=22.8%~35.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有阳性株均为G4型。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流行毒株的演化过程,以贝叶斯进化分析软件进行分歧时间估算,结果表明,藏猪流行毒株的分歧时间最早为1999年,最晚为2016年。并分别从每年的样本中挑选1份阳性样本得到全基因组序列,核酸序列相似性为89.5%~93.1%。通过对3条全基因组重组分析发现SWU/301/2019存在重组现象,SWU/301/2019重组区域位于ORF1的3 746—4 655 bp。本研究首次对四川地区藏猪源HEV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川藏猪中存在一定程度的HEV感染,为四川地区对藏猪感染HEV的防治以及深入研究四川藏猪源HEV遗传变异及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发病藏猪的病原菌,探究各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及耐药性,为对其进行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病死猪肺脏中分离出1株可疑病原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 PCR扩增测序、遗传演化分析、药敏试验、耐药基因与23S rRNA突变位点检测、生物被膜试验、小鼠致病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经16S rRNA PCR扩增与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菌与西班牙菌株CR-18、LG6-7g、AR-5A、GM5-1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均为100%,并与猪源莫拉菌聚为一个遗传分支,表明该病原菌为Moraxella pluranimalium,命名为KD-4。形态学观察显示该菌为双肾型革兰阴性双球菌。生物被膜试验测定显示,该菌可形成生物被膜,使动物病变痊愈后仍有细菌定植在体内,长期成为该病原菌的宿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抗菌药物复达欣、磺胺异噁唑高度敏感;对盐酸大观霉素、美罗培南中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四环素、恩诺沙星耐药。其中,复达欣、磺胺异噁唑、盐酸大观霉素和美罗培南对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12...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对152株大肠杆菌进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和12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利用棋盘稀释法评价四种藏兽医药用植物(马蹄黄、偏翅唐松草、华丽龙胆和岩生忍冬)不同提取部位(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屎肠球菌乙酸乙酯提取物与高耐药率抗生素(氯霉素、土霉素、氨苄西林和磺胺甲噁唑)联合对10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E1-E10)杀菌活性,以探讨不同药物组合对E6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152株大肠杆菌多表现为中等成膜能力和无成膜能力表型,对氯霉素、磺胺二甲嘧啶、土霉素、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高于90%,对二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噻呋、妥布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低于50%,其中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耐药率仅为19.90%;马蹄黄甲醇提取物、偏翅唐松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华丽龙胆甲醇提取物和岩生忍冬乙酸乙酯提取物、屎肠球菌S16和S17乙酸乙酯提取物对E1~E10的MIC范围分别为3.93~15.63、3.93~31.52,7.81~15.63、7.81~31.52、0.42~13.38和0.45~3.63 mg/mL;四...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调查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全部18个县(市)牦牛梨形虫的感染情况。2018年6月至11月采集甘孜州18个县(市)临床健康牦牛全血1 381份,采用靶向18S rRNA的巢式PCR进行梨形虫核酸检测,并挑选梨形虫核酸检测阳性样本PCR产物共计124份测序鉴定虫种。结果显示,1 381份牦牛样本中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438份,平均阳性率为31.72%,其中半农半牧业县1 093份牦牛样本中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385份,平均阳性率为35.22%,纯牧业县288份牦牛样本中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53份,平均阳性率为18.40%;124份牦牛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中鉴定出感染的虫种有中华泰勒虫76份、吕氏泰勒虫25份、东方泰勒虫3份、绵羊泰勒虫2份、双芽巴贝斯虫1份和水牛泰勒虫1份,其中中华泰勒虫感染率为61.29%,吕氏泰勒虫感染率为20.16%。本试验结果表明,甘孜州牦牛梨形虫感染率较高,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优势虫种为中华泰勒虫和吕氏泰勒虫,为甘孜州牦牛梨形虫病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川西高原地区藏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PRDC)相关病毒的种类和流行情况,本研究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采集藏猪呼吸道样本共计119份,其中健康藏猪鼻拭子66份(来自6个猪场),PRDC明显症状的藏猪鼻拭子、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53份(11个猪场)。将健康组和发病组样本制成两个pool样提取总核酸反转录成cDNA,建库后使用Illunima novaseq测序。经序列分析表明,健康藏猪呼吸道样品主要以细菌噬菌体为主,动物相关病毒仅检测到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的mardivirus。发病组样本的病毒种群包括14个病毒科的16种病毒,可引起PRDC的病毒有猪圆环病毒2型(PCV-2)、细环病毒(TTSuV)、猪细胞巨化病毒(PCMV)和非洲猪瘟病毒(ASFV)等。使用SOAPdenovo软件组装出两株PCV-2,三株TTSuV和一株Porprismacovirus的全基因组。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两株PCV-2属于PCV-2d亚型,三株TTSuV均属于k2型,其中SCgz-1属于k2b亚型,S...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羊口疮病毒(ORFV)的方法,基于羊口疮病毒保守序列B2L基因合成一对用于建立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引物,将ORFV B2L全长基因和pMD19-T质粒载体连接,构建重组阳性质粒,以构建的重组质粒DNA作为模板,建立ORFV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