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阐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水稻和非靶标水生生物的残留特性和安全性, 建立了水稻、非靶标水生生物斑马鱼Danio rerio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水体中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啉、啶虫脒)及其7种代谢物的痕量检测分析方法。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 目标化合物均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0种目标化合物的溶剂标准曲线和基质标准曲线在1~1 0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决定系数为0.991~0.999; 10种目标化合物在6种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1.16%~118.57%, 相对标准偏差为0.54%~18.04%, 水稻、斑马鱼、营养液和水中10种目标化合物的定量限为10 μg/kg(大型溞中的定量限为50 μg/kg), 满足残留分析方法的要求。运用所建立的方法探究了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水稻及非靶标水生生物(斑马鱼和大型溞)中的吸收累积和代谢行为, 结果表明这3种农药在水稻中的转运系数均大于7, 极易向地上部分迁移; 在非靶标水生生物中的富集系数均小于2 mL/g, 为低富集性农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