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氮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试验于2004年采用框栽法,以垦农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0相比,施用氮肥提高了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增大了大豆全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适宜的施氮量(22.5~457.1kg/hm2)和高氮处理(1435.4kg/hm2)在大豆生育后期能协调植株各部分干物质的分配,对大豆有增产作用;高氮处理(946.3kg/hm2)促使植株茎、叶干物质量在生育后期积累过多,而干物质向荚的分配率低,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2.
不同耕作措施对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2007~2008进行了秋旋、深松、春旋和原垄卡四种耕作措施以及中耕对土壤温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垄卡和深松能有效地调节土壤温度,在早上8∶00温度较低的时候,提高地温0.5~1℃,在温度较高的下午14∶00,能减缓土壤温度升高过快.中耕在高温时能极显著提高地温1~2℃,但温度下降也很快,对调节土壤温度没有积极作用.综合来看,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原垄卡和深松且不中耕的耕作措施可使土壤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创造良好的农田小气候,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而旋耕措施不适宜该地区农业耕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