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3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强大的根系,一般不易因缺水而引起死亡。但是往往在外形萎蔫之前,茶树内部已引起生理缺水,这时如不及时灌溉,势必导致茶叶减产。近年来各地普遍推广茶园灌溉,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体内含水量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一般说来,水分的消耗量是很大的。如遇干旱缺  相似文献   
2.
3.
(二)青豆盐茶的冲泡 青豆盐茶是浙江省德清、余杭一带的地方特色茶。据《德清茶叶志》(1986年蔡泉宝等编写)记载,该茶的饮用方法还是当年陆羽在当地考察时传授的。目前,在当地走亲访友、嫁女娶媳,以及建新房时都要饮用青豆茶,以示祝贺。 1.佐料 干橙皮、烘青豆、炒熟芝麻、胡萝卜、笋干。 2.茶具 (1)小碟:盛放佐料用; (2)茶罐:放茶叶用; (3)小茶碗若干只:宾客饮茶用; (4)小1只(陶制); (5)搅拌棍1根(木制); (6)竹勺1只:舀调料和茶叶用; (7)茶盘:送茶用。 3.冲泡程序 (1)置样:…  相似文献   
4.
(四)罐罐茶的冲泡 罐罐茶起源于我国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少数民族同胞常围住火塘,边烤(或煮)边饮罐罐茶,久而久之,习惯成俗。喝罐罐茶不但能祛除风寒,还能补充因高山地区蔬菜缺乏而造成人体某些营养物质的不足,有益于健康。随着茶文化的兴起,罐罐茶已成为富有民族情趣的特色茶饮。现在此作一介绍。 1.彝族同胞的罐罐茶 居住在云南楚雄自治州的彝族同胞,嗜茶如命,已到“宁可一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的境地,他们日常饮的就是罐罐茶。彝族同胞的罐罐茶冲饮方法较为独特,他们用专用的单耳陶罐…  相似文献   
5.
6.
7.
安吉白茶为具有特异性状的珍稀品种,春季芽叶萌发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其叶片呈白化状,随气温升高,叶色逐渐转绿。以白茶品种芽叶为原料采制的安吉白茶,由于氨基酸含量特别高,滋味鲜爽,品质特点突出,因此,茶礼表演中应使观者领略到白……  相似文献   
8.
茶树光合作用的基本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茶树的光合作用,无论在生长时期或生长休止时期,无论在晴天或阴雨天,无论是测定茶树的年龄和品种不同,其日变化的基本趋势都呈双高峯变化,正午前后伴随有“午睡現象”,“午睡現象”持续时间的长短因外界环境条件而异,但其强度低减弱程度均未超过早晚的最低水平。 2.茶树光合作用的季节进程为一单峯曲线的变化趋势,在杭州地区气候条件一下,七月份年平均气温最高时期,茶树的光合强度也达到年周期內最高水平。 3.茶树的光合强度在不同品种之间,茶树不同生育年龄之間以及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表現有很大差异,其平均光合强度居一般植物光合效率的中间水平。  相似文献   
9.
除草是茶园一项重要管理措施。杂草在茶园中吸收肥料和水分,直接影响茶树正常生长,杂草又是病虫的中间寄主,从而加重了茶树病虫的发生为害。人工除草费工费时。因此,开展茶园化学除草,是加强茶园田间管理,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茶园杂草的种类与分布茶园杂草除依发生时间可分为春草、夏草、秋草外,根据地理环境可分为山区杂草和平地杂草两类。山区杂草大多为适宜于酸性土壤生长的杂草,有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木  相似文献   
10.
徐南眉 《茶叶》2005,31(3):199-199
6月11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同时也恰巧是浙江省茶叶学会“老茶缘”成立两周年和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杭州联络处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为此,联合举办了以“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为主题的端午茶会。沈祖伦、宋少祥、王家杨、杨招娣等老领导。及阮宇成、王家斌、谢丰镐等茶界老专家出席了会议。会上,刘祖生教授和吴茂棋先生分别汇报了吴觉农茶学思想杭州联络处和老茶缘一年来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