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在土壤中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和QuEChERS法净化后,采用H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1~1.0 mg/kg添加水平下,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中的回收率在89%~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10.3%之间,定量限均为0.01 mg/kg。采用建立的方法,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温度、土壤含水量及农药初始浓度对土壤中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是影响农药残留降解的首要因素,灭菌处理土壤中农药残留降解速率明显低于非灭菌土壤。此外,环境温度、土壤含水量、初始浓度等因素也会对农药残留降解产生不同影响,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时降解最快,半衰期分别为15.6、7.2和25.8 d;农药初始浓度越高,降解速度越慢;在5~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降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
为简化烟叶烘烤工作环节和降低烟叶烘烤成本,利用目前烟叶烘烤普遍使用的密集烤房进行改造,研究了烟叶采运烤一体化烤房的挂筐式烘烤效应。结果表明:采运烤一体化烤房挂筐式烘烤能够促进烟叶内含物和香气前体物质的转化,促进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及中性香气物质的含量,提高上等烟叶比例。采烤4000 kg 鲜烟可节约用工数量8.45个,烟叶采烤成本降低659.01元;烤后干烟叶(600 kg)纯收入增加939.01元。  相似文献   
3.
不同烤烟烘烤方式的烘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烤房类型、装烟方式、装烟量,烘烤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烤烟不同烘烤方式的烘烤效应.结果表明,以密集烤房密集挂竿采用“改良密集烘烤工艺”的烟叶外观质量最好,上等烟比例(67.46%)和均价(16.63元/kg)最高,淀粉含量(2.75%)最低,耗煤量(1.12 kg/kg)最低;密集烤房半密集挂竿采用“普通密集烘烤工艺”烘烤外观质量及上等烟比例最差,淀粉含量(2.75%)较低,耗煤量(1.18 kg/kg)较低.总体上,密集烤房密集挂竿的烘烤效应优于散叶烘烤和普通烤房烘烤.  相似文献   
4.
对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不同装烟量与烟叶不同凋萎程度的烘烤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装烟量与烟叶凋萎程度的烘烤效应不同,有一定差异。轻度凋萎密集装烟(T2处理)与未凋萎半密集装烟(T1处理)相比,综合烘烤效应较好,烤后烟叶内在质量有所提高,烘烤成本明显降低。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新植二烯除外)有所增加,其中二氢-2-甲基呋喃酮、糠醇、2-环戊烯-1,4-二酮、香叶基丙酮含量分别增加154.64、107.14、66.67、92.08个百分点;上等烟比例提高8%,装烟重量增加77.07%,单位干烟叶耗煤量降低36.4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施钼量对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区对比试验,对云烟87进行不同施钼量处理。[结果]施钼量80 ml/株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最高,且有利于提高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施钼量40 ml/株有利于提高烟叶钾含量,降低烟叶总氮、烟碱、氯含量,并协调烟叶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结论]施钼量宜选择40~80 ml/株。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孢杆菌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后的土壤养分与酶活性间的关联性,以K326为材料,开展了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不同用量研究。结果表明:烤烟移栽以后,(1)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碱解氮和有效磷、钾含量则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规律,且烤烟移栽后45 d达到最大值;(2)土壤脲酶活性呈现由低到高的变化,移栽后90 d达到最大值;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低-高(60 d)-低-较高(90 d)"的规律性变化;蔗糖酶活性出现"较高-低(60 d)-高(75 d)-高(90 d)"的规律性变化;(3)通过土壤酶活性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钾含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在移栽后45 d对有机质和碱解氮,以及移栽后60 d对速效磷和钾含量影响最大;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在移栽后60 d和75 d,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及速效磷和钾的含量影响最大。植烟土壤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有着良好的效果,不同生长阶段土壤养分与酶间相互作用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设计出高效的烟秆颗粒微波干燥设备,将烟秆颗粒作为试验材料,设置微波功率、物料厚度及干燥室压力为试验因素进行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烟秆颗粒干燥速率影响效果显著;当干燥室压力为-24.3 k Pa、微波功率为695.7 W、物料厚度为12.9 mm时,烟秆颗粒制备生物质燃料条件最佳。同时,根据工艺参数设计烟秆颗粒的微波干燥设备,对干燥设备输送机关键零部件进行选型,确定了微波干燥功率,设计并搭建了微波干燥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有机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有害生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纪利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1):184-187
为了研究有机肥发酵过程中各种微生物和有害生物的变化规律,笔者利用平板稀释法研究了有机肥有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有害生物的变化,并建立数学模型,以期为自然条件下条垛型积制有机肥发酵技术的完善及发酵时间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真菌、霉菌数量与发酵时间呈一元三次多项式方程曲线,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减少的趋势。细菌数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下降—上升—下降”的一元三次多项式方程曲线。大肠杆菌值与发酵时间呈一元三次多项式方程曲线,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持续提高。蛔虫卵死亡率与发酵时间呈一元二次多项式方程曲线,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至110天左右达到最大值。在自然条件下,条垛型积制有机肥发酵时间宜掌握在100~120天之间。  相似文献   
9.
稗草对双季稻生长的影响及其防除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稗草是中国南方双季稻稻田的恶性杂草,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明确稗草对双季稻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稗草密度下水稻生长与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稗草的竞争干扰下,双季早、晚稻的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随稗草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指数模型y=beax可以较好地拟合稗草对早稻分蘖数、有效穗数和产量的影响,而二次曲线模型y=ax2+bx+c拟合稗草与株高、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损失间的关系最佳;二次曲线模型y=ax2+bx+c均可较好地拟合稗草与晚稻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和产量损失间的关系。稻田使用化学除草剂(丁草胺、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防除时,双季早、晚稻稻田稗草的经济危害水平分别为1.64%~2.91%和1.28%~2.28%,经济阈值分别为0.63~1.23株/m2和1.30~1.85株/m2。稗草对水稻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导致水稻产量损失;通过对经济阈值分析,化学除草剂防治稗草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0.
阿维菌素与印楝油对柑桔红蜘蛛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测定阿维菌素与印楝油对柑桔红蜘蛛的毒力及其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印楝油对柑桔红蜘蛛雌成螨处理后24 h的LC50分别为0.01 μg/mL 和6 579.87 μg/mL。以共毒因子法评价阿维菌素与印楝油6种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二者以1 ∶ 100和1 ∶ 125两种比例复配对柑桔红蜘蛛雌成螨的共毒因子分别为24.50和31.08,具增效作用;进一步以共毒系数法确定阿维菌素与印楝油以1 ∶ 125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为160.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