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2篇
综合类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由于螟虫抗药性提高,水稻害虫尤其是三化螟在上海地区回升迅速,危害日趋严重.2001年部分水稻田块白穗率达70%以上,产量损失惨重.为此,我们选择7种杀虫剂进行药效试验,筛选出最有效、最经济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2.
茅香枯纹病(Rhizoctonia solani AG_1-IA)是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地上部的叶片和叶鞘,症状与水稻纹枯病相似。菌丝体在13—35℃,最适28—30℃,相对湿度76—100%和pH2—12条件下均可生长,但以中性为最好。菌丝体在黑暗条件下生长快,紫外光线照射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病原菌对碳源的利用以麦芽糖为最好,对氮源是以L-谷氨酸和NH_4H_2PO_4较好。寄主范围已鉴定有8科20种植物。目前尚无抗病品种。用井岗霉素、多菌灵、扑海因、C-125等农药对该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造成的东亚温带地区一种最为严重的水稻病毒病,其发病症状为病株矮缩、分蘖减少,一般先从心叶及第一叶片基部出现褪绿黄斑,逐渐向上扩展,有时连成不规则的黄色条纹,使叶片质薄且弱.心叶常扭曲成纸捻状或枯死,造成"假枯心",老叶不表现症状.发病早的病株多提前枯死,后期发病的病穗常紧包于叶鞘不易抽出,也不结实,似"枯孕穗",对产量影响很大.本地区由于气候条件有利,灰飞虱越冬成虫带毒率高,加上感病品种的连续种植,造成近年来条纹叶枯病大发生,且持续流行时间长、发生范围广,已经严重威胁水稻的安全生产.我们在以虫治病的原则下,采用推广抗病品种、浸种处理及大田前期防治等多种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控病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先进农业播种技术不断涌现.传统的接触式播种方式不仅动力消耗大,而且不能满足现代发展起来的各种先进农艺技术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气动射种这一新型的非接触式播种方式.经过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开始气动射种装置的研发,主要是完成气动播种任务的一整套装置的开发,包括播种机的行走装置、射种装置和控制系统装置等.气动射种装置研发成功,将推动播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虚拟样机技术在农业机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虚拟样机技术为解决传统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此,分析了利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产品设计的特点,总结了虚拟样机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流程,研究了农业机械设计中应用虚拟样机技术的现状与必要性,并探讨了虚拟样机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水稻4叶期,双穗雀稗高度低于30 cm,施用10%千金(氰氟草酯)EC 60 m l/667m2,能控制水稻整季双穗雀稗危害。10%千金用量在160 m l/667m2以内,田间喷雾施药对直播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7.
基于ADAMS玉米收获机关键机构的三维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DAMS中对玉米收获机割台关键工作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可以为研究割台系统的运动提供更直观的了解方式,对分析系统的运动行为提供重要帮助。本文同时研究了UG与ADAMS之间的图形数据传输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了在ADAMS中对构件进行编辑、约束和添加驱动的方法,提出了ADAMS与UG之间数据交换的流程和基于ADAMS进行运动仿真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8.
9.
近几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较重,严重制约了产量的提高.为寻找抗病、稳产的水稻品种,从根本上解决早播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的生产实际问题,我公司对水稻抗条纹叶枯病的品种进行了观察与筛选,以期为今后水稻生产更上一层楼打下扎实的技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摸清线状匍匐茎蔗草田间发生消长动态和分布型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茬口模式、翻耕深度等农艺措施对线状匍匐茎藤草出苗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线状匍匐茎蔗草在水稻播种后即出苗,3个月内持续快速增长,每周平均增加391.57株/m^2;线状匍匐茎藤草在田间呈集群分布;与水稻-麦子-水稻茬口相比,西瓜-麦子-水稻茬口可减少线状匍匐茎蔗草发生量85%以上;线状匍匐茎藤草随土层翻耕深度的增加发生数量逐渐减少,使用农机具田间翻耕深度14~16cm较浅耕(8~10cm)可减少线状匍匐茎藤草发生量6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