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中西方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应审慎对待西方经验,走符合中国国情农情的乡村发展道路。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回顾了1940年代至今西方国家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了其乡村发展理念、机制与行为主体等方面的演进脉络,探讨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研究表明,西方乡村发展理念早期经历了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阶段,乡村发展机制从自上而下的外生式发展逐渐演变为自下而上的内生式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理念从凯恩斯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最终指向网络式发展模式下的多功能主义。但仍存在农业弱国粮食安全受威胁、乡村行动者网络不完整和城乡区域发展差异等若干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的发展脉络可划分为发展起步期、制度改革期、深化改革期、体制转型期和快速发展期五个阶段,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但与西方乡村发展理念比较,我国乡村振兴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土地非农非粮化、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优化我国乡村振兴路径,提出要正确协调粮食安全与发展政策关系、处理好小农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构建社会网络提升乡村发展内生与外生动力、重视因地制宜的差异化发展模式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天津市1204名村民所做问卷调查,考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满意度及支付意愿,使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环境治理参与情况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满意度和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满意度高而支付意愿低.主要原因在于: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农民参与度较低以及环境治理宣传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政策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我国乡村环境存在污染来源多样化的特征,农业生产、生活、工业与外源性污染导致水、土、大气、固体垃圾污染。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城乡环境治理不平衡、城乡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经济与社会条件的制约、乡村居民环保意识不强等多方面因素。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多管齐下,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大监管与服务力度、实施一批环境修复重大工程、发挥乡村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