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已经成为阿坝州最具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但藏汉双语地理老师极度缺乏,传统的培训模式存在诸多不足。MOOC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在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中具有明显优越性。结合阿坝师范学院对汶川县水磨中学地理教师培训的经验,梳理了现有的MOOC地理资源,最终构建了“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新型继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结合当前社会大众的饮茶习惯和时代特征看,整个茶叶产业需要优化和调整。尽管当前茶叶生产技术和水平实现了全面提升,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优化茶树树种结构,尤其是探究合适的影响因子,从而满足茶叶产业的经营要求。本文拟从当前茶叶产业经营发展的实质性要求分析入手,结合不同海拔的地理位置对茶叶产品生长的具体影响,从而分析合理利用海拔地理等因素优化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3.
研究钢架大棚环境下芽苗砧嫁接时间对油茶成活率、生长量的影响,以期找出油茶最佳嫁接育苗时间。选择油茶‘长林4号’优良无性系当年生木质化穗条,分别于2013年5月6日~6月4日嫁接,于当年10月底统计各时期嫁接成活率、秋梢率和生长量等,比较不同嫁接时间油茶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5月11~15日嫁接的油茶苗成活率最高,为89.93%,其次是5月6~10日,成活率为87.27%,5月31日~6月4日成活率最低,仅为41.63%;5月11~15日嫁接的油茶苗木秋梢率及叶面积数值均最大,分别为25.17%和12.60cm2;6个处理总叶片数依次为10.67、11.33、9.67、9.50、9.33和9.00,高径比依次为52.11、48.14、48.41、40.73、42.75和36.82;5月11~15日嫁接苗木主根最长(8.53cm);5月31日~6月4日嫁接苗木根茎比最大(0.459)。嫁接时间是影响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成效的关键成因之一,在安庆地区钢架大棚环境条件下,5月11~15日为最佳嫁接时间,油茶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等指标都高于其它时间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油茶炭疽病抗性与其主要果皮结构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油茶的抗病机制、从果皮结构角度出发选育抗病良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普通油茶’的不同抗感炭疽病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其果皮蜡质层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大小和表皮毛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抗感炭疽病的油茶果皮的总厚度、蜡质层、角质层和薄壁组织的厚度,均以高抗类型(两个高抗类型的均值)为最大,分别为5.33×103、35.67、25.85、87.73μm,高感类型为最小,分别为2.77×103、19.33、9.67、48.33μm;随着油茶果实抗病性增强,果皮气孔开度、密度和单位气孔面积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以高感类型为最大,分别为38.58μm2、22.02个/mm2和670.50μm2,高抗类型最小,分别为12.59μm2、5.05个/mm2和82.21μm2,但气孔大小与其炭疽病抗性没有明显相关性;抗病类型的油茶果皮表皮毛长度、粗度和密度,均明显大于感病类型。油茶果皮解剖结构与炭疽病抗性关系极为密切,可以作为鉴定油茶炭疽病抗性强弱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PHRC1.001为发酵对象,优化该菌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组分,并初步评价了该多糖的乳化性质.[方法]以多糖粗产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进行了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并通过发酵罐培养验证了优化培养基下的粗多糖产量.[结果] Klebsiella sp.PHRC1.001产胞外多糖的最优培养基为:蔗糖40 g/L,CaCl2 0.8 g/L,KNO32.5 g/L,MgSO4·7H2O9.0 g/L,NaH2PO43.5 g/L,起始pH 7.O,在此培养基条件下发酵罐最高粗糖产量达到21 g/L,约是初始培养基条件下的2.1倍.此外,以中链甘油三酸酯(MCT)为油相(20%),1%胞外多糖为乳化剂制备O/W乳液,通过激光粒度仪、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表征乳液的粒径分布和颗粒形态,通过加速试验表征乳液储藏物理稳定性,结果发现,PHRC1.001多糖具有较好的乳化活性,该O/W乳液储藏物理稳定性高.[结论] Klebsiella sp.PHRC1.001为一株高产胞外多糖菌株,且该多糖具有良好的乳化活性,工业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榛子油氧化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自由基产生规律以及油脂内部分子结构的变化,揭示榛子油氧化特性,为榛子油品质检测与货架期预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达维’为试验材料,采用60℃烘箱法进行榛子油加速氧化试验,测定榛子油在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POV)、p-茴香胺值(AV)、总氧化值(TV)、共轭二烯值、脂肪酸相对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自由基相对含量和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榛子油氧化过程中,POV、AV、TV和共轭二烯值的初始值分别为6. 22 meq·kg~(-1)、0. 31、12. 75和0. 12,加速氧化40天后分别显著增加至370. 47 meq·kg~(-1)、25. 91、766. 85和3. 48,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从5. 96%、93. 69%变化至6. 35%、93. 20%,自由基相对含量从8. 41快速增加至28. 09;榛子油中总类胡萝卜素氧化30天时含量为0;拉曼光谱中类胡萝素1 158和1 524 cm~(-1)特征峰强度变化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拉曼相对强度I_(972 cm~(-1))/I_(1 441 cm~(-1))、I_(1 268 cm~(-1))/I_(1 441 cm~(-1))、I_(1 158 cm~(-1))/I_(1 441 cm~(-1))和I_(1 524 cm~(-1))/I_(1 441 cm~(-1))均与不饱和度呈正相关。【结论】榛子油氧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初始缓慢氧化阶段、中间快速氧化阶段和后期深度氧化阶段,综合4个常规氧化指标(POV、AV、TV和共轭二烯值)可以很好评价榛子油的氧化程度;类胡萝卜素是榛子油色泽的主要贡献因子,与榛子油氧化程度密切相关;自由基相对含量、拉曼光谱特征峰强度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指标与常规氧化指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证明电子自旋共振和拉曼光谱技术可用于评价榛子油的氧化程度;电子自旋共振和拉曼光谱技术作为传统油质氧化评价方法的补充或替代具有很大潜力,可为油脂品质快速检测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崔娜娜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3):134-136,146
汶川县龙溪乡是四川省乃至全国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其发展途径也具有推广意义.在分析龙溪乡独特地域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该地区特点,将体验式旅游的理念融入当地经济发展中,通过对龙溪发展体验旅游的SWOT分析,建立了体验式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了该地区旅游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观光生态农业在留民营旅游景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留民营村的发展为例,阐述了观光生态农业在生态农业旅游中的优势,提出了留民营村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杨  史娟  崔娜娜  韩宇 《草业学报》2017,26(10):149-157
为确定褐斑病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和草品质的影响,以便确定此病的重要性,选取了发生该病不同严重度的植株,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5个光合作用指标,采集不同严重度的叶片和茎秆,分别测定了10个营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以健康无病植株为对照,随发病严重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叶片中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增加19.94%、71.21%,与严重度的相关系数均为0.95;中性洗涤纤维(NDF)、钙(Ca)、单宁及总酚含量分别增加39.68%、136.42%、21.93%、50.55%,与严重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5、0.89、0.85;粗蛋白(CP)、钾(K)含量分别减少15.67%、29.91%,与严重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86;粗脂肪(EE)、磷(P)含量减少,与严重度相关性不显著;茎秆中Ash、NDF感病后含量下降,其他品质指标与叶片感病后变化趋势一致;胞间CO2浓度(Ci)升高,与严重度相关性不显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分别下降93.27%、68.34%,与严重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86;气孔导度(Gs)与水分利用效率(WUE)亦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与严重度相关性不显著;P含量与5个光合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其他品质指标均与Pn、E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可以代表80.94%不同严重度褐斑病苜蓿品质和光合作用的变异信息,主要有Ca、K、Ash、单宁、总酚、E、Pn、ADF、NDF、CP、Ci、EE、WUE、Gs等指标。表明褐斑病影响紫花苜蓿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草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