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篇
  9篇
综合类   5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侵染能力以及对田间辣椒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室温(28±2)℃,空气湿度(60±5)%,辣椒叶背面湿润的条件下,线虫约在4 h侵入烟粉虱若虫体内,2~3 d内致其死亡.不同浓度线虫对烟粉虱若虫的控制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2.
凌裕平  高远  王昌龙  周福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28-9529,9628
应用能谱分析(EMA)技术发现:银杏3个品种种子外壳主要矿质营养元素成分以S的含量最高(19.22%~26.93%),其次是P(12.69%~19.75%),含量比较高的元素还有Na(9.36%~13.3%)和Si(9.77%~14.11%);数据显示银杏是一种耐盐植物;3个银杏品种种壳的内外壁营养元素成分有差异,外壁高于内壁的元素有S、P、Si,低于内壁的元素有K、Ca、Cl。  相似文献   
3.
<正>瓜绢螟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存在的一类螟蛾科害虫,别名瓜螟、瓜野螟,在我国黄河以南地区为害较为严重,近些年来由于瓜类蔬菜的广泛种植,北方地区也常有发生。该虫属寡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啃食苦瓜、黄瓜、西瓜和南瓜等葫芦科作物的叶、果和茎蔓,对蔬菜的品质和产量都造成很大影响,应积极采取绿色防控措施减轻其危害。  相似文献   
4.
以抗蚜品种早二N和感蚜品种四川寸金为试材,研究瓜蚜取食对2个品种黄瓜抗生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瓜蚜取食后,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上升,取食72 h达最高值,此后逐渐下降,取食96 h时恢复到取食前水平;当瓜蚜取食时间较长时,虫口密度对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黄瓜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在瓜蚜取食后迅速上升,取食48 h达最高值,此后逐渐下降,取食96 h时恢复到取食前水平;瓜蚜虫口密度越大,对黄瓜叶片中游离脯氨酸诱导强度越大。瓜蚜取食后,酚类化合物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取食48 h后上升且高于取食前,取食72 h达最高值,此后逐渐下降,取食96 h时恢复到取食前水平;随着瓜蚜虫口密度的提高,黄瓜叶片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瓜蚜取食后快速上升,取食48 h达最高点,此后逐渐下降,取食96 h时恢复到对照水平;随着瓜蚜虫口密度的提高,黄瓜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导读:害虫绿色防控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江苏设施蔬菜害虫的发生特点及害虫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介绍了江苏地区蔬菜害虫的实时预警技术,包含虫源控制、阻隔、诱集、驱避等组成的害虫非化学控制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设施蔬菜绿色防控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美洲斑潜蝇在寄主作物上的虫道呈蛇形,且主要分布在叶片正面,明显有别于豌豆彩潜蝇、番茄斑潜蝇。幼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蛀食能力差异明显,在丝瓜、茄子和豇豆上单个潜道面积分别为53.34、51.76、34.55 m m 2 。不同龄期幼虫蛀食量差异较大,其中以3 龄幼虫为最大,约占蛀食量59.30% ~70.68% 。在25℃下,卵历期2.3~2.8 d, 寄主作物对卵的发育影响不明显,对幼虫历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扬州地区为害蔬菜的潜叶蝇有豌豆彩潜蝇、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菜斑潜蝇及毛茛植潜蝇等 6种 ,其中豌豆彩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为优势种群。豌豆彩潜蝇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 4 .69℃ ,有效积温 3 70 .69日度 ,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 1 8~ 2 6℃ ,蛹在本地区能安全越冬 ,在扬州属春秋多发型 ;美洲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 1 2 .70℃ ,有效积温2 1 4.54日度 ,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 2 4~ 3 2℃ ,蛹在露地条件下不能安全越冬 ,在扬州属夏秋多发型  相似文献   
8.
小麦麦株内可溶性糖与抗禾谷缢管蚜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9个品种小麦麦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分析及其对禾谷缢管蚜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初步明确了在一定范围内,小麦麦株内可溶性糖含量与蚜虫内禀增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蚜虫的排蜜露量与小麦维管束膨压呈正相关,蜜露中含粮量则与食料中含粮量呈显著正相关,初步认为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与麦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于花铃期对科棉1号棉株进行连续48 h的不同温度处理,用处理后的叶片饲喂棉铃虫,研究叶片活性、毒蛋白和棉铃虫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含量一直增加,12 h内增加最快;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下降,12 h内降幅最大。毒蛋白含量24 h内显著下降,12 h内降幅最大。25 ℃处理下的死亡率明显高于20℃和35℃处理。同一温度下,胁迫时间越长,棉铃虫取食后的死亡率越低。棉铃虫取食72 h后的死亡率明显低于144 h后的死亡率。取食72 h后的死亡率与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毒蛋白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和毒蛋白变化量之间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乌蔹莓鹿蛾的人工饲养条件, 就幼虫饲养密度(每瓶1 头、3 头、5 头、7 头、9 头)和温度(25 ℃、28 ℃、31 ℃)对乌蔹莓鹿蛾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取食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与群体饲养相比, 单头饲养的乌蔹莓鹿蛾幼虫的发育历期长, 成活率低, 取食量较大。在25~31 ℃的环境温度下, 乌蔹莓鹿蛾幼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28~31 ℃较有利于幼虫生长发育, 28 ℃的存活率最高(79.47%), 31 ℃时幼虫取食量最大(2.45 g·头-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初龄幼虫以3~5 头群体饲养为宜, 3 龄以后以单头饲养为宜, 饲养温度以28~31 ℃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