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表明,不喷药的黄瓜果实的自然含铜量为0.54ppm。用比正常防治时使用的琥胶肥酸铜浓度大1倍液喷布黄瓜,1小时后采果,测得其总含铜量不超过2.03ppm,半衰期为3.5天。用正常浓度500倍液,每5天或7天喷药一次;连续着药2次或3次的果实,无论在那次喷药1天后采收,总含铜量都在1.86ppm以下。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2天。参照国家允许饮用水含铜3ppm的标准,认为使用该药剂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白菜产区采集病毒病有效病样244份,经指示植物法归类后,选取代表毒株做寄主范围鉴定、物理性测定、抗血清对流免疲电泳和电镜观察,了解到哈尔滨郊区大白菜病毒病的毒原种类主要是 TuMV和 CMV.发病轻的1983年,二者比例为1:0.35。发病偏重的1984年 CMV 上升;TuMV 比 CMV 为0:0.42.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都是 TuMV 为害。  相似文献   
3.
TuMV在心叶烟上的症状反应与苗龄和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叶烟(Nicotana glutnosa)上接种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一个分离物,随接种的苗龄和培养温度不同,出现枯斑的类型和数量不同。3叶期接种,在20℃和25℃条件下培养,全部出现典型系统枯斑。6叶期接种后遮光24小时,培养在30℃下,则全部出现系统轮纹枯斑。3叶或6叶期接种,培养在35℃下,接种后25天内,多数植株出现系统枯环,而无其他类型枯斑。试验反映了不同条件下出现不同枯斑类型的趋势及其演变。从而为利用心叶烟鉴别植物病毒病的毒原种群明确了接种和培养条件,有助于鉴定的准确性。同时也反映出应当寻找其他指示植物代替心叶烟来做TuMV株系鉴定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4.
在玻璃温室鉴定大白菜抗 TuMV 的育种材料的抗病性及筛选其抗病后代,人工接种时的恰当苗令是2—3片真叶期。接种用的大白菜病叶汁液浓度不得少于1/8。白天温度以25℃—30℃为最好,在过低的温度下,大白菜的固有抗病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在过高的温度下,病毒的侵染和增殖的潜在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表达,故发病情况不是偏高就是偏低。温室的光照强度不得低于10,000LX,光照时间不得短于8小时。春季的日照率在60%以上,从接种到症状得到充分表现需要18天;夏季的日照率在40%左右时则需要22天。对大白菜做一次接种后,来发病的单株经过剥叶处理后再接种,比较简便地使抗病性鉴定的结果达到准确的程度和提高筛得的抗病材料的纯度。  相似文献   
5.
 病毒病是我国大白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其主要毒原是TuMV。抗病育种是防治该病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