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孢菇菌糠生物炭吸附Pb2+机制及其环境应用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Pb~(2+),开发利用菌糠生物炭吸附剂,以双孢菇菌糠(MS)为原料,在350、550、750℃下限氧热解制备生物炭(MS350、MS550、MS750),并利用FTIR、XRD等技术对吸附前后的生物炭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批量吸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萃取实验,研究菌糠生物炭对Pb~(2+)的吸附特性、机理及吸附后样品的稳定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样品的产率降低,pH值升高,芳香性增强。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模型能够较好地符合MS350、MS550的吸附过程,而MS750以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较好符合。相较于MS350和MS550,MS750吸附性能最好,经Langmuir模型拟合,MS750的最大吸附量为266.23 mg·g-1。溶液pH值影响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在pH值2.0~7.0的范围内,吸附量随溶液pH值升高而增加。机理分析表明:吸附机理包括矿物沉淀、阳离子交换、含氧官能团络合以及π电子配位;其中,矿物沉淀(CO_3~(2-), SO_4~(2-))是主要的吸附机制,其贡献率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加。萃取实验表明:经吸附后,3种生物炭上的Pb~(2+)均以酸溶态铅和非生物利用态铅为主,说明吸附后的铅具有较好稳定性能,两种形态的铅占总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MS750(98.65%)MS550(95.91%)MS350(86.51%)。综合分析表明,MS750较其他温度生物炭不仅吸附性能更好,而且吸附后稳定性更强,故在环境应用上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明确抚育间伐和施肥综合改培技术措施对江西大岗山地区樟树成龄低质人工林生长、蓄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课题组在安福县明月山林场泰山分场设置试验林,对樟树人工林实施综合改培措施与未采取经营措施的进行对照,分析效果效应.[结果]综合改培措施实施1年后,樟树径向生长量比对照提高了33.33%,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比...  相似文献   
3.
从新余林业产业现状和影响新余林业产业发展要素分析入手,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产业结构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观察记录6头因传染性胃肠炎死亡的转基因克隆大白仔公猪的临床和病理症状,比较这些猪和普通大白猪多个部位器官的脏器系数;通过常规PCR和Long PCR对转基因仔猪所导入的外源载体p EF-BMPRIB(CDS)-Neo进行扩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绝对定量的方法检测外源载体中标记基因NEO的拷贝数。结果显示:患病死亡的转基因个体均表现出腹泻及粪便异常的症状,部分个体伴有发烧、咳嗽等不同症状,解剖后发现所有个体均表现出小肠肿胀和胃内充有凝乳,部分个体伴有小肠充血的症状;脏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克隆公猪与普通大白公猪之间除肾脏系数存在差异(P0.05)外,其余脏器系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分子鉴定结果显示,6头克隆猪均为转基因阳性个体,但外源载体序列在不同的部位出现丢失或断裂的现象,其中4头在外源载体的关键启动子和CDS区出现断裂或丢失,外源载体中NEO的拷贝数在6头转基因猪克隆猪中分别为1、2、2、3、4、5。综上所述,因传染性胃肠炎死亡的转基因克隆仔猪在临床和病理症状方面除表现出该病的典型特症外无其它异常,且这些仔猪和普通大白仔猪之间的脏器系数仅有微小差异,研究中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克隆技术导致克隆仔猪出现明显的异常;分子鉴定表明该批转基因克隆猪均为阳性个体,但外源基因并未完整转入宿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三七茎和叶水提物对高脂饮食小鼠血脂血糖参数的影响以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肝损伤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0只7~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3大组:对照组(CON)、三七茎水提物组(PNS)和三七叶水提物组(PNL)。三七茎和叶水提物以5 g/L的量溶于自来水,灭菌后供小鼠自由饮用,小鼠饲喂高脂饲料16周,每周定时称量小鼠体质量、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小鼠处死前1周测定胰岛素耐量(ITT),解剖时取血浆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取小鼠皮下脂肪、附睾脂肪和肝脏称质量,同时对肝脏进行拍照。结果三七茎和叶水提物对小鼠体质量和脂肪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够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小鼠的TG、CHOL、LDL-C、AST和ALT等参数(P<0.05),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此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结论三七茎和叶水提物能显著改善高脂饮食饲养小鼠的血脂血糖参数。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新余市食用林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通过采集新余市4个行政区域的油茶、竹笋产地土壤样品,测定总砷(As)、铅(Pb)、镉(Cd)、铬(Cr)和总汞(Hg)5种重金属含量,应用土壤单项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新余市不同行政区域、不同林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发现,新余市油茶、竹笋产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平均值和最大值均未超过《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LY/T 1678—2014)中的限量值;4个行政区域的2种林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为0.197~0.629,污染负荷指数为0.410~0.417,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均小于40,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小于100,表明新余市食用林产品(油茶、竹笋)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均处于较低水平,未出现明显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美国梾木引种栽培果实落果致败诱因,以不同发育阶段美国梾木果实为对象,采用实验室常规化学成分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色谱分析法等技术手段对果实发育过程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逆境或衰老条件下,果实内可溶性糖含量是持续增长的,递增量0.67 mg/g,蛋白质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递增明显,平均递增量为0.6 mg/g,6月初开始下降呈抛物线变化后趋于稳定保持在1.14 mg/g,还原糖由于可能出现的呼吸骤变,含量持续增加,递增量为8.63 mg/g,淀粉含量在发育初期达到2.28 mg/g后急剧下降,从在6月初至落果前保持稳定,最终含量保持在1.96 mg/g;果实中过氧化氢活性在发育初期最强,达到0.018△OD/min·mg,6月底至7月初活性降至最低点,6月至7月突然出现的高温高湿气候导致果实发育受到影响,表现为对逆境的不适应过氧化氢酶活性;果实内源激素中细胞分裂素(ZT)和生长素(IAA)一直持续下降,降幅分别为109.68μg/g和38.97μg/g,赤霉素(GA)呈现抛物线变化,平均递减幅度5.89μg/g,落果前呈小幅度的增长,平均递增量3.79μg/g,脱落酸(ABA)含量急剧降低持续到6月中上旬,平均递减量3.06μg/g,在落果之前脱落酸(ABA)含量基本趋于稳定,ABA/ZT变化稳定,ABA/GA变化呈整体下降趋势,ABA/IAA变化呈缓慢增长趋势,脱落酸(ABA)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落果;通过相关性分析,可溶性糖变化与还原糖变化呈极显著相关,与生长素(IAA)变化呈负极显著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果实生长变慢,能耗过快,成为果实落果的诱因。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新余市针对本地林业改革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使各项工作符合林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对策如下: 1.落实森林的分类经营。要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就必须分类经营,而林业区划又是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新余市现行的林业区划是1979年进行的,现在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林业建设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区划显然要予以凋整。在区划调整后,要严格落实森林的分  相似文献   
9.
10.
以野生双叉犀金龟Allomyrina dichotoma成虫作为种源,子代为试验材料,观察并记录人工养殖过程中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人工养殖探究。结果表明,双叉犀金龟幼虫三龄末期体质量最大,为16~37 g,其中,雄性为(34.517 0±1.594 9)g,雌性为(24.076 4±1.157 7)g;卵期14~24 d;幼虫期雄性195~265 d,雌性201~225 d;蛹期16~21 d;成虫羽化至自然出土时间为10~17 d。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幼虫生长状态良好,成虫体型较大,同时大大减少了其幼虫的生长周期,延长了成虫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