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三叶木通试管苗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三叶木通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比较光照及不同抗褐化剂对防止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4-D浓度为2.0 mg/L、NAA 0.2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96.5%;黑暗处理比光照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0.6 g/L PVP对预防愈伤组织褐化具有较好的效果;TDZ的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有着重要的影响,适合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1.0 mg/L+NAA0.2 mg/L+PVP 0.6 g/L。  相似文献   
2.
东方百合‘索邦’作为市售主流鲜切花百合品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满足市场需求,利用花器官作为初始材料,对东方百合‘索邦’离体培养涉及的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等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子房为合适的初始诱导外植体,进一步扩繁诱导愈伤组织时适宜选用叶片下部或鳞茎片为外植体,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 2,4-D+0.2 mg·L-1 6-BA +30 g·L-1 蔗糖+6.5 g·L-1 琼脂,pH 5.8。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1 mg·L-1 NAA +30 g·L-1 蔗糖+6.5 g·L-1 琼脂,pH 5.8。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1 NAA +30 g·L-1 蔗糖+6.5 g·L-1 琼脂,pH 5.8。结果为进一步完善东方百合‘索邦’的离体培养体系,进行优质种球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e (Thunb.) Koidz.)具有很高的开发应用价值,其优良品系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以三叶木通幼嫩枝条及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三叶木通无菌外植体获得、愈伤诱导以及胚状体诱导等过程,同时分析了抑制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外植体经75%乙醇处理1 min,0.1%升汞灭菌12 min,再经无菌水浸泡处理3 min后,接种至MS+NAA 0.4 mg·L-1+2,4 D 4.0 mg·L-1+活性炭1.0 g·L-1+蔗糖30.0 g·L-1 +琼脂6.0 g·L-1培养基中,避光培养可得到愈伤组织,并能有效抑制愈伤组织褐化。愈伤组织接种至MS+NAA 0.4 mg·L-1+6 BA 2.0 mg·L-1+蔗糖30.0 g·L-1 +琼脂6.0 g·L-1的培养基中可得到胚状体,然后接种至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可以得到种苗。  相似文献   
4.
设计特异性引物,对22份枳壳样本进行扩增、测序,利用Genious软件进行序列比对与人工校正,并查找低拷贝序列和ITS序列的杂合位点,利用Mega5.0软件构建叶绿体序列进化系统树。结果表明:acc1基因和ITS序列杂合率高,无法成功鉴别枳壳品种,叶绿体基因可以鉴别枳壳正品与伪品柚;叶绿体基因是枳壳品种鉴定的重要片段,为枳壳品种的鉴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苎麻品种"赣苎三号"种子萌发的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研究不同培养基、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苎麻种子萌发、下胚轴愈伤诱导、不定芽的发生和生根的影响,筛选出以"赣苎3号"下胚轴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2 MS+TDZ 0.5 mg/L+IAA 0.01 mg/L+2,4-D 0.03 mg/L+CH 50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为最佳种子萌发培养基,种子萌发率为77%。1/2 MS+TDZ 0.3 mg/L+IAA 0.03 mg/L+2,4-D 0.02 mg/L+CH 30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为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最佳培养基,愈伤率为98%,出芽率为51%。1/2 MS+蔗糖15 g/L+琼脂7.5 g/L为愈伤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大叶且无蕾不开花的突变体‘大叶龙’及其母株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结合RACE-PCR方法,克隆了LEAFY(LFY)同源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两种序列分别命名为CsLFL1和CsLFL2,其cDNA全长分别为1 448和1 466 bp,各自包含1 191和1 19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96和398个氨基酸。它们与漆树科、无患子科以及壳斗目(山毛榉目)一些物种的LFY同源序列具有77% ~ 79%的一致性,具有植物LFY成员作为转录因子的脯氨酸富集区、亮氨酸重复、酸性和碱性结构域以及保守的C–端等典型结构特征。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们属于双子叶植物LEAFY分支,并且亲缘关系最近,说明两者的形成是发生在茶树物种进化过程中较晚期的复制事件。两种序列在正常开花母株及‘大叶龙’中没有区别,在母株花芽中强烈表达,在母株和‘大叶龙’叶芽中有微弱表达。这些结果说明CsLFL1和CsLFL2代表了茶树中LFY的同源基因,并且可能参与茶树的成花启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塔中奥陶系油气藏为礁滩型和层间岩溶储集体控制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准层状凝析气藏,整体富气局部含油,储层非均质性强,相态特征复杂,气油比变化大。通过对塔中I号气田气油比变化特征,划分出基本稳定型、上升型、波动型和先升后降型4种气油比变化类型。分析了不同变化特征的主控因素,储集空间类型、驱动方式、相态变化及钻井轨迹是影响气油比变化的重要原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结合生产需要,提出了根据气油比变化在该气田的应用方法,如出水预警机制、钻井轨迹优化、提高采收率对策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