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园艺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谭自春 《食用菌》2007,29(4):47-48
传统的天麻人工栽培法,人们都习惯性的用直径5~10cm的硬杂椴木做菌材,用沙土做填充物。但笔者认为这种传统性的栽培方法,只是根据天麻的生长特性和自然规律仿野生的一种栽培模式。它不仅单位产量低浪费有限的林业资源,而且更与现行封山育林的国策相违背;再者它的栽培范围也有了区域性的限制,从而制约了天麻迅速繁殖和规模化发展。笔者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研究和反复栽培试验,结合天麻的生活习性与自然规律总结探索出了一套既高产又节能的栽培模式——无土节能栽培法。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猪苓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药用猪苓主要靠采挖野生的为主,有限的野生资源几经乱采滥挖已面临灭顶之灾,使宝贵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近几年猪苓菌核半野生栽培和用菌核组织分离而成的纯菌种栽培虽已取得成功,但前者仍需采挖野生菌核做种源。  相似文献   
3.
猪苓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自春  陶长友 《食用菌》2005,27(2):17-17
长期以来猪苓的药用主要靠采挖野生为主,几经乱采滥挖使有限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猪苓菌核半野生栽培和用菌核组织分离而成的纯菌种栽培虽已取得成功,但前者仍需采挖野生菌核做种源,供求严重短缺,后者虽缓解了种源紧缺,但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为此,我厂进行多年有性繁殖栽培试验,取得一定的成效。有性繁殖栽培法与菌核栽培和组织分离栽培相比,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