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M85甲醇燃料在EQ6100发动机上应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缓解汽车对石油的依赖,改善我国大气污染,适应我国能源开发的需要,对保有量大、应用面广的EQ6100汽车发动机进行了高掺烧比例甲醇燃料(M85)的技术改造和试验研究。通过对原发动机的结构改装和有关参数的调整,试验结果表明M85甲醇发动机与原发动机相比,其动力性、经济性和尾气排放均有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甲醇燃料完全可以在现有改装的汽油机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调环酸钙对红富士新梢生长的抑制效果,为生产中红富士苹果营养生长的调控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长富2号’为材料,花瓣脱落后喷施不同浓度及次数的调环酸钙,以清水为对照,分析对比调环酸钙对红富士苹果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浓度调环酸钙一次、两次、三次,新梢生长量均与对照有差异性显著(p<0.05),效果与浓度相关,浓度大于250 mg/L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优于125 mg/L的处理。单次喷施,前期新梢生长量有差异,但后期各浓度之间的新梢生长量并无明显差异,而间隔喷施调环酸钙二次和三次,其对新梢生长的抑制效果可延续。【结论】综合分析,发现不同浓度及不同次数处理的新梢生长量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浓度和不同次数的处理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因此,从试验的结果和成本比较分析,生产中可选择喷施250㎎/L一次。  相似文献   
3.
瘤胃微生物不同种群对小麦秸体外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设置5个处理组,研究瘤胃微生物不同种群对小麦秸的降解作用。结果发现:瘤胃细菌在整体上对纤维素性物质的降解力强;瘤胃真菌也能降解部分粗纤维类物质,但作用较小;瘤胃细菌和真菌在降解中具有一定的互作关系。体外干物质降解率、总挥发性脂肪酸、总气体产量、总甲烷气体产量、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可以作为评定瘤胃微生物降解活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舒尔茨农业发展理论为研究与观察青岛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提供了依据。据此进一步探讨制约青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系列因素,如农民素质偏低、农业科技相对落后、农业市场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力度不大等。进而在分析青岛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索有助于加快"十二五"期间青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不同化学疏果剂对富士苹果疏除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 a生'新红1号'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在幼果直径6~8 mm、10~12 mm、14~16 mm和18~20 mm 4个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化学疏果剂[西维因:1 600 mg/L、1 200 mg/L、800 mg/L和400 mg/L;萘乙酸:20 mg/L、15 mg/L、10 mg/L 和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红富士芽变叶片的生物学特性,为优良芽变选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个优选的红富士芽变类型和2个红富士芽变品种为材料,对比叶片特征与光合特性,分析相关性。【结果】3个红富士芽变类型及2个品种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和叶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而N1与N2的单叶重、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与其它3份材料也存在明显差异;N-1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明显高于其他材料;供试材料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明显,但高峰、低谷出现时间不同;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率及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N1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单叶重和气孔导度明显高于其它4份供试材料,光合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枸树干基腐朽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12月在海南省儋州市的枸树活立木上发现一种由灵芝属真菌引起的干基腐朽病,从病树上采集新鲜的担子果,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对其进行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该菌为致病菌。采用ITS-SSU-LSU多基因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南方灵芝[Ganoderma australe (Fr.) Pat.],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温度条件为25~32 ℃范围内生长较好,最适温度为28 ℃,适宜生长pH为4~7,最适pH为6,在CA、PDA、PSA培养基上生长状态较好,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3个红富士芽变优系和2个红富士品种为试材,采用对比分析法,观测不同短枝型红富士芽变的物候期、坐果率等生物学特性,测定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等果实品质,研究红富士芽变的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异同,评价芽变的综合性状,以期为优良芽变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个芽变与“长富2号”和“新红1号”开花、枝叶及坐果的物候期相对一致,生育期180~190 d,营养生长期210~220 d;芽变“N-1”的花序和花朵坐果率分别为82.94%和58.15%,比“长富2号”高26.76%和40.90%;“N-1”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明显高于“长富2号”,“N-1”维生素C含量为2.79 mg·(100g)-1,高于“长富2号”,但低于“新红1号”。综上,“N-1”具有坐果率高、产量高和果实色泽鲜艳等特点,是综合性状较优的芽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