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2年的梅前开山,施肥和大量挖掘鞭笋,增挖冬笋的试验,笋产量及产值分别比原来增长49.62%,57.95%,纯收入增加75.82%,每工值增加43.53%,投入产出比1:3.37。  相似文献   
2.
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病原细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榧细菌性褐腐病是我国浙江省香榧上的一种新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产生褐腐病症状,引起落果,对产量影响很大。病原细菌通过形态和培养性状的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证明香榧褐腐病的病原细菌是胡萝卜软腐欧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但不侵害胡萝卜和大白菜,所以,它可能是一个新的致病变种。  相似文献   
3.
香榧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香榧茎段不定芽诱导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为B5+KT0.1mg/L+IBA0.5mg/L+0.08%活性炭+2%葡萄糖,培养温度为20℃,光强不高于400lx,该条件下的不定芽诱导率可达55%。将不定芽培养在1/2B5+IBA0.1mg/L+0.08%活性炭+2%葡萄糖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最高达到40%。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国内外首次建立了香榧离体再生体系和快繁体系,并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为今后开展香榧的遗传转化和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ex Lindl.var.merrilli Hu.)为我国珍贵干果,亦为世界稀有经济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由于香榧品种类型复杂,且多为雌雄异株,结果期较迟,幼年阶段性别不易确定与分布面又窄,因而不利于繁殖推广。为此,我们应用不连续系统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香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寻求香榧性别及其品种类型和品质特性与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表型关系,为香榧幼年期性别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5.
白哺鸡笋用竹林覆盖前用水浇透,用稻草覆盖。覆盖物下层为发热层,厚度25 ̄30cm,用水浇透;上层为保温层,20 ̄25cm,不浇水,覆盖总厚度50cm左右,保温层上再覆一层薄膜。结果表明,覆盖处理的白哺鸡竹林比地照提早74d出笋,产量增长29.6%,纯收入增长率为2347.9%,投入产出为1:10.95。  相似文献   
6.
<正> 香榧是我国的珍贵干果,主产于浙江的会稽山区,诸暨市的枫桥香榧更是闻名中外。香榧4月开花,以幼果过冬,至翌年5月开始发育膨大,于9月上中旬成熟,整个生长发育期长达18个月。在这期间香榧受环境、梅雨、授粉及肥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落花落果,这是正常现象。但90年代后,落果极为严重,如诸暨市1990~1997年平均年产量为5万kg,只有常年平均产量的1/3,极大地影响了榧农的经济收益,也影响了香榧  相似文献   
7.
香榧种砧嫁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榧种砧嫁接是将接穗直接插入子叶合缝线内的一种嫁接方法,这在我国嫁接技术上尚是首次报导。其主要方法是:采集成熟种子,经湿沙贮藏完成生理后熟并层积催芽,胚根长1.5厘米左右时作种砧;选取优树树冠外围发育健壮的一年生侧枝作接穗,穗长10~15厘米,粗0.25~0.3厘米,楔形削面长1.2厘米;冬季接后假植,翌春移植圃地,成活率可达80%以上,成苗率可达76%以上。育苗时间比普通枝接苗缩短2~3年,成本降低50%左右。同时,催芽、嫁接、假植工序可在室内进行,操作简便,易为群众掌握,是一项适合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嫁接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过度的落花落果是香榧生产长期低产的主要原因 ,通过 3a的林间试验表明 ,在加强肥水管理和人工授粉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 ,在香榧花期、幼果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多收”5 0 0 0倍液 ,平均每果枝的幼果保存率为7 2粒 ,比对照增加 10 0 % ;果实平均保存率为每果枝 1 0 2粒 ,比对照增 2 0 9 1% ,香榧产量比对照增加 6 12 5 % ,保果增产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9.
板栗受桃蛀螟的危害十分严重,受害率可达29%。用40%氧化乐果3倍液于8月中旬涂干,防治效果达76.5%以上,防治成本为34.8元/hm ̄2,净增板栗77.5kg/hm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板栗幼苗人工接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分析其对板栗幼苗生长指标和根系菌根化的效果,以验证大红菇(菌株编号2014-10)、红绒盖牛肝菌(菌株编号2014-14)和美味牛肝菌(菌株编号50559)这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作为板栗接种体的有效性及其促生效应,为进一步探索"板栗食用菌根菌新型经济林栽培模式"提供基础。[方法]在板栗播种时分别接种上述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并设空白作对照。对当年生幼苗苗高、地径、根系干质量、侧根数、侧根总长、幼苗侵染率、吸收根侵染率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作菌根石蜡切片进行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上述3种食用菌根菌在人工接种下均能侵染板栗幼苗根系,平均幼苗菌根化率分别达95.8%、87.0%和96.7%,平均吸收根菌根化率分别达57%、53%和50%,达较高的侵染强度;经微观观察,板栗幼苗根系均形成典型的菌根结构——菌丝套和哈蒂氏网。(2)与对照幼苗相比,3个菌种处理幼苗的平均苗高分别提高32.5%、24.0%和22.7%,平均地径分别提高19.4%、14.1%和5.0%,差异显著(P0.05);平均根系干质量分别提高18.9%、25.3%和14.1%,平均侧根数分别提高16.0%、14.1%和12.1%,平均侧根总长分别提高26.8%、28.9%和44.8%,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1)上述供试食用菌根菌均与板栗根系建立了共生关系,幼苗菌根化效果良好,吸收根菌根化强度高,形成了菌根的典型结构,即菌丝套和哈蒂氏网,验证了上述菌种固体菌剂的有效性,认为其可以作为板栗食用菌根菌栽培的接种体而用于生产实践,为探索"板栗食用菌根菌新型经济林栽培模式"提供了基础。(2)上述供试菌种接种后,对板栗幼苗各项主要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说明上述食用菌根菌对板栗幼苗具有显著的促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