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研究超级稻高产栽培防倒伏有效技术途径,进行了超级稻喷施立丰灵防倒伏试验。结果表明,在拨节前7 d,喷施立丰灵对超级稻植株具有缩短基部节间,矮化植株高度,改善株型,防止倒伏,提高分蘖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增加产量的作用。每亩喷施5%立丰灵EB 60~40 g的处理,平均株高比空白对照矮13.2~9.9 cm,第2和第1节节间距比空白对照缩短1.5~0.9 cm,减少倒伏面积71.2%~25.3%,增产效果较好,亩比空白对照增产11.59%~7.39%,经济效益显著,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广西为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天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天时间短,天气干暖。山多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耕地面积263.14万hm2,人均耕地0.055hm2。水稻和甘蔗是广西种植的两大农作物,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改良水稻的米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杂交水稻更为重要,因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比常规水稻种植面积大。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水稻轻简栽培可持续发展,选择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直播、抛秧、机插秧等轻简栽培方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直播、旱直播等直播栽培方式产量因素协调,亩产量和净产值均较高,值得在生产上大力推广;抛秧和机插秧栽培方式适合因地制宜选用。  相似文献   
4.
合浦县玉豆"三避"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广西农业厅针对我区岩溶多山地区的多雨、寒冻、暴晒等气候特点,大胆创新,成功探索出避暴雨大雨、避低温霜冻、避高温暴晒的“三避”技术,并应用在多种农作物上。我县农业部门积极响应区农业厅的号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农民应用小拱棚薄膜覆盖“三避”技术模式,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种植我县第一个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的蔬菜品种——玉豆(又名菜豆、四季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玉豆“三避”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桑树害虫无害化治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和诱捕器防治桑树害虫,效果良好,挂灯区比对照区虫口密度减少62.8%;黄板处理区蚜虫、粉虱、蓟马的虫口密度分别比对照区减少32.9%、28.4%和25%;每个诱捕器平均每天诱杀桑树斜纹夜蛾8.5头.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经济和粮食作物发展争地矛盾,研究开发了"早豇豆-晚超级稻"轮作种植模式,在正常年景情况下,该模式近三年平均经济效益可达8 877元/亩,比"早水稻-晚水稻"模式近三年平均经济效益1 120元/亩,增加7 757元/亩,增长692.6%,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介绍了"早豇豆-晚超级稻"轮作种植模式的发展情况和茬口安排,阐述了春豇豆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施足基肥、适时播种、搭小拱棚覆膜、搭架引蔓、调整植株、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以及晚超级稻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注意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超级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及播种期、移栽密度、氮肥施用量等系列试验,探索研究广西沿海地区双季超级稻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途径。试验研究结果和示范推广实践表明,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超级稻主栽品种、科学安排双季超级稻栽培茬口、合理确定移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科学灌溉和综合防控病虫害,是广西沿海地区双季超级稻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当地双季超级稻的主栽品种可选用特优航1号、Y两优1号等;播种期早造以2月18日至2月25日、晚造在6月23日至6月30日播种为宜;移栽密度早造以24万~27万穴/hm2,晚造以27万~30万穴/hm2为宜;目标产量为7.5~9.0 t/hm2的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总施纯氮量以210~24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