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5篇
园艺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品二析     
  相似文献   
2.
这是笔者创作的一件连根式朴树盆景(如图)。枝干如铁骨,在疾风中昂起,想象中它如大海里一艘多桅的船,扬帆冲浪。素材来自山野,没有做太多的改变,所以可以说它是自己直接带着天地同参的涌动力.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引发我们的审美奇想,进入创作状态。  相似文献   
3.
失去逻辑与规律的“狂风暴雨”在空中粗野地旋转着、嘶呜着……一盆家传四代的盆栽苏铁感到无言的忧伤,无奈地颤抖着。终于在那么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一队臂膀上套着红布袖章,打着“铲除毒草”、“造反有理”等旗号的男女,冲上那家晒衣的凉台,将那盆亭亭玉立、姿势窈窕、叶色莹绿润丽的苏铁捅了下去……它悲怆地躺在一堵烂墙角边的污水沟面上。  相似文献   
4.
柯孝仁 《花木盆景》2005,(12):22-22
刘传刚的这件博兰盆景《将军风采》,让我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短歌行》是建安时代的杰作。“它代表着人生的两面”(林庚语),即人生之忧与人生之乐。《将军风采》的意境与《短歌行》的诗意,颇具“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5.
九里香盆景《吉庆满堂》(见《花木盆景》1996年第4期封面、作者曾宪烨)是一件非常“人化“、“诗化“的优秀作品。作品画面浸透了现实人生的情感理念,把现代人向往、崇尚的“吉祥如意“、“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心理倾向与精神需求刻划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同时,将有关生命的喜悦、意义通过盆景画面色彩、韵势、节奏的描绘以及圆融、洒脱、劲健、朴茂的构图方法,表现得非凡而隽永。在这里,首先你可以透  相似文献   
6.
树干,极尽内力,一心与石头交流,专注可比。“委屈”、“压迫”甚至逼仄的疼痛,从不在意。皮层——浓缩后的生命辙痕,努力镶嵌石面,还原写意空漾。灰、黄、棕融汇的肤色,淡定而致远。没有黑色幽默的石头上方,枝叶怡然自得,“混迹”天涯,招引不少目光。  相似文献   
7.
“绿苑”的这件榕树盆景(见《中国花卉盆景》2008年第3期封三),特色鲜明,像一个活生生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固步自封”的思想,令人回味深长,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盆景精品都有一种“遗世独立”之美,它的美甚至让人敬畏,让人有点不敢亲近。因为,“一切完美的事物皆属于超人的境界(张爱玲)”。可能就是这个缘故吧,作为盆景“读者”的我,往往更喜欢盆景爱好者的初成之作,因为不成熟的“手艺”里,包含着苦涩、朴拙、窘迫甚至冒险,然后达到初步的“圆满”,那种“可爱”,那种“可亲”,往往使人动容。  相似文献   
9.
盆景不是客观世界的机械反映,而是作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以生活为素材,构织出的心灵图像。因而在这个图像背后,隐存着一个无限深广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便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作的思维空间和精神领地。所谓“心灵”,包括情感、意识、思维、精神等诸方面,即人的内在一切。内在心灵支配着人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盆景制作,但更喜欢盆景的阅读(欣赏)。每当自己喜欢的盆景在眼前一亮,欲念总是与之"周旋",从而进入一种状态,站到一个相对超脱的高度,会心地将阅读引向"人性化"的表述,把制作与欣赏表述的语境变成一种美丽的记忆。这里以苏铁盆景为例,实"画"实说。苏铁盆景的制作,素材的选取是个弱项。于是,制作苏铁盆景只能"按图索骥"——利用素材的"先天"条件,选好观赏面,然后进入"画外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