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199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前,北方冬季生产平菇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出现大脚菇、蓝色菇和二次分化。由于二氧化碳浓度高,倘若通风换气,因室内外温差大又会大量出现幼菇死亡。常规管理时,由于幼菇、成菇等常混杂在一起,如果水份管理不当,也会出现死菇。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于1991年和1992年先后两次试验,探索出一  相似文献   
2.
从东北地区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看汉代东北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王朝为了稳定和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在西汉初年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劳动人民争得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能够辛勤地从事农业生产,使一度衰退了的社会经济又很快恢复和发展起来。尤其在“文景之治”以后,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封建的汉王朝开始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原的汉人在燕、秦、汉时大量移入东北,同时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了东北。从东北地区特别是汉代郡县所辖的地域,出土的铁器农业生产工具,就能反映出汉代东北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研究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情况,主要是研究那个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何。看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必须与当时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可是要探讨汉代东北的农业发展,很难在史籍上找到有关东北地区生产关系的记载。因此,我们不得不更多地借助于地下出土的铁制农业生产工具等遗物来探讨汉代东北农业的发展,以及汉人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对兄弟部族与部落的推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榆黄蘑是侧百科侧百属中高温品种。出菇最适温度为20~28℃,在林棚栽培中由于温度较高(30~35℃),水分,光照等不易控制,但与高棵作物——豆角间作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获得高产、稳产、菜菌双丰收,可谓是一举两得,具体措施如下: 一、制栽培种 菌种是此项技术的基础,制种时间要适宜。过早菌种易老化,降低活力;过晚菌种易受污染,导致前后措施接不上。 菌种配方一:杂木屑(不含松木)78%,麦麸15%、糖1%、石膏1%。碳酸钙l%、玉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