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坤炎 《植物保护》1983,9(6):16-16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a(Falle'n)的识别,过去多根据它的中胸背板的色斑,与其它常见飞虱相区别。笔者1981年在浙江丽水地区农科所系统地观察,发现灰飞虱的色斑,在整个发生季节里都会出现变化,尤以夏季变  相似文献   
2.
瓜螟的生物学和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瓜螟Diaphania indica Saunders在杭州已上升为葫芦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多次流行成灾。 1985~1987年三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杭州,瓜螟每年大田的发生时间为5~11月,世代重叠现象严重,至多可发生5~6代,8~9月为发生高峰期。巳发现的寄生性天敌有卵期的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幼虫期的菲岛扁股小蜂Elasmus philippenensis Ashmead和瓜螟绒茧蜂Apanteles taragamae Viereck,其中拟澳洲赤眼蜂在秋季对瓜螟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田间和室内杀虫剂药效试验一致表明,杀虫双、杀灭菊酯和辛硫磷对瓜螟幼虫都有很高的毒杀效果,目前可推广应用。由于4~5龄幼虫取食量大、耐药力强,施药应掌握种群主流处于幼虫1~3龄期进行。何俊华教授鉴定瓜螟绒茧蜂,徐志宏同志鉴定拟澳洲赤眼蜂和菲岛扁股小蜂,郑循禄同志协助试验,张志钰同志协助绘图,浙农大植保系84级陈华平,叶萍同学参加1987年的试验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3.
纹翅叶角飞虱Purohita theognis Fennah(1978) 叶角飞虱属(Purohita Distant,1906)在我国已知4种,即台湾叶角飞虱 P.twiwanensisMuir、中华叶角飞虱P.sinica Huang et Ding、斑点叶角飞虱P.maculata Muir和竹粗角飞虱P.cervina Distant(Ishihara,T.1949;葛钟麟等,1984)。本种系我国首次发现,现简介如下: 体连翅长:(?)5.6毫米,(?)6.5毫米。 头顶基部宽约为中长的1.2倍;触角第一节长几乎为其宽度的4倍,为第二节长的1.3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作者在1979—1981年间灯下系统收集和田间采集到的丽水地区飞虱40种。它们均属于飞虱亚科(Delphacinac),隶属于24属,其中30种为浙江省首次报导。标本分别保存在丽水地区农科所和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里,以芝麻油、大豆油和菜油等三种植物油作助剂对溴氰菊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增效性测定表明:处理后48小时,芝麻油对溴氰菊酯有36%的增效作用,而大豆油和菜油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菜油可使溴氰菊酯的药效降低56%.在溴氰菊酯浓度都在10ppm的情况下,处理后72小时,溴氰菊酯(指有效成分)与芝麻油以1:5、1:1O、1:20、1:40、1:80和1:16O的六种配比均比溴氰菊酯单用有的增效作用(α<0.01),但六种配比之间无显著的差异(α>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